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PBL教学联合循证护理教学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PBL教学联合循证护理教学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宋海晶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PBL教学联合循证护理教学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工作时间为2020年10月—2021年12月,选取我院21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105例。常规组实习生采用单一PBL教学,联合组实习生采用PBL教学联合循证护理教学。收集并分析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各项数据。结果:在开展不同带教后,联合组实习生的带教考核成绩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实习生急诊专科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实习生的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实习生对带教导师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实习生对带教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针对急诊科的护理带教工作中,选择PBL教学联合循证护理教学能够进一步提升带教效果,提升实习生的综合能力和考核成绩,建议在实际的急诊科带教工作中予以借鉴。

【关键词】PBL教学;循证护理教学;急诊科;临床带教;急诊专科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958(2022)20-0172-04

急诊科室是医院重要的科室部门之一。接受急诊治疗的患者均属于危重症病情,这种情况下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及急诊抢救能力,故对该科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1]。因此,需要在护理实习生带教学习阶段给予有效的指导和训练,让护理实习生能掌握正确的急诊科室护理方式,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在传统的急诊科室带教工作中,主要通过护理导师带领护理实习生在科室中进行巡视并展开相关护理操作[2]。这种情况下,带教工作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障,无法满足急诊科对护理人员的切实需求。而PBL教学法及循证护理教学法在临床带教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在多个科室的护理带教工作中均获得显著成果[3]。通过实施PBL教学法及循证护理教学法,能更好地让护理实习生接受带教期间导师传授的知识和技巧,对提高急诊科室的护理带教效果具有重要意义[4]。因此,本文将针对PBL教学联合循证护理教学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详情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20年10月—2021年12月,选取我院21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105例。常规组实习生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9.07±1.26)岁;联合组实习生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9.14±1.24)岁。两组实习生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比。

1.2方法

所有护理实习生在接受带教前,均需接受基础护理流程学习,掌握急诊科护理的常规内容。选择急诊科室具有经验的护士长进行讲解,告知护理实习生在护理带教期间需要注意以下相关内容:(1)向护理实习生讲解日常护理中急诊科室的操作流程、执行标准、相关规章制度等内容;要求实习生在接受带教期间注意自身妆容仪表。(2)在带教过程中,需告知护理实习生急诊科室医护人员的相关信息资料及急诊科的场所情况,让护理实习生能迅速熟悉工作场地。(3)向实习生详细讲解急诊科各种设备、器材、药品等物品的摆放情况、使用方法及处理形式等内容[5]

1.2.1对常规组实习生采用单一PBL教学具体内容如下:

1.2.1.1在展开护理带教前,由护理带教导师负责设计与急诊科室护理相关的问题,设计的问题需要贯彻整个急诊科室护理工作。例如,可设计“脑卒中的鉴别方法有哪些?”“重症颅脑损伤的处理方法都有什么?”等问题。在展开带教前,导师需要将问题告知实习生,让实习生结合自身已学习内容、查找相关知识等方式进行分析和探究。

1.2.1.2指导实习生根据问题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导师可将急诊科室以往的相关病例及具有特点的护理案例发给实习生,指导实习生对相关病例进行研究;此外,实习生可将资料数据进行统一整理。

1.2.1.3在带教期间,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实际操作教学,让实习生能在现场观察各种危重症的护理操作方法,进而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原理。在带教过程中,导师需结合问题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实习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有机结合。

1.2.1.4在教学最后阶段,还需要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让护理实习生组织讨论,针对问题展开分析和探究,说出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或解决方法;由导师负责对实习生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解答并点评,指出实习生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引导实习生进行改正。

1.2.2对联合组实习生采用PBL教学联合循证护理带教具体内容如下:

1.2.2.1PBL教学方法与常规组相同。

1.2.2.2循证护理教学具体如下:

1.2.2.2.1导师负责设计提出循证主题在设计循证主题时需结合带教教学大纲,针对具体急诊科护理情况进行设计。在确定循证主题后,实习生需理解主题,进而确定循证方向和方法。

1.2.2.2.2展开循证调查通过医院实际护理病例及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在循证过程中,需要对各项循证结果进行严格选择和分析,并对循证结论进行论证,找出相关数据和案例对结论给予支持。例如,在循证教学中,可针对肠内营养支持方面的护理工作进行循证调查,查询以往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护理案例,针对肠内营养支持的喂养方法、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情况进行研究,结合急诊科实际护理案例进行实践观察,进而制订有效的护理方式。

1.2.2.2.3在通过实践操作后,指导实习生对循证结果及实践得出的经验进行总结,将循证所得出的相关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和实际操作进行结合,对自身护理操作进行评价并加以改进,在下一次护理过程中进行验证。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两组实习生的带教考核成绩包含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两项,每项分为为50分,总分为100分。

    1.3.2对比两组实习生的急诊专科能力包括病情评估、分诊导诊、抢救护理、护患沟通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分值为25分,总分为100分。

    1.3.3对比两组实习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护理风险防范能力、病情分析能力、工作流程掌握度、护理操作熟练度四个项目,每项分值为25分,共100分。

    1.3.4对比两组实习生对带教导师的评分情况包括带教管理、带教方法、师德师风、带教知识四个项目,每项分值为25分,共100分。

    1.3.5对比两组实习生的满意度采用自制量表调查护理实习生满意情况,总分为100,分为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2.0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实习生带教考核成绩比较   

    高于常规组(联合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实习生带教考核成绩比较[(x±s),分]

组别

n

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

总分

联合组

105

46.87±1.56

46.81±1.08

92.88±2.02

常规组

105

46.31±1.78

45.58±2.36

91.67±3.81

t

2.424

4.856

2.875

P

0.016

<0.001

0.004

2.2两组实习生急诊专科能力比较   联合组实习生的各项急诊专科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实习生急诊专科能力比较[(x±s),分]

组别

n

病情评估能力

分诊导诊能力

抢救护理能力

护患沟通能力

总分

联合组

105

23.12±0.56

22.84±0.46

23.64±0.51

23.48±0.41

93.02±1.87

常规组

105

22.94±0.64

21.81±0.76

23.36±1.05

23.24±0.72

90.32±3.08

t

2.168

11.880

2.457

2.968

7.678

P

0.031

<0.001

0.014

0.003

<0.001

2.3两组实习生综合能力比较    联合组实习生的各项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3。

表3两组实习生综合能力比较[(x±s),分]

组别

n

护理风险防范能力

病情分析能力

工作流程掌握度

护理操作熟练度

总分

联合组

105

23.11±0.54

23.65±0.37

23.08±0.45

23.48±0.47

93.04±1.78

常规组

105

22.36±0.89

23.38±1.02

22.47±0.96

23.25±0.89

92.17±3.74

t

7.382

2.549

5.895

2.341

2.152

P

<0.001

0.011

<0.001

0.020

0.032

2.4两组实习生对带教导师评分比较    联合组实习生对带教导师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4。

表4两组实习生对带教导师评分比较[(x±s),分    ]









组别

n

护理风险防范能力

病情分析能力

工作流程掌握度

护理操作熟练度

总分


联合组

105

23.11±0.54

23.65±0.37

23.08±0.45

23.48±0.47

93.04±1.78


常规组

105

22.36±0.89

23.38±1.02

22.47±0.96

23.25±0.89

92.17±3.74


t

7.382

2.549

5.895

2.341

2.152


P

<0.001

0.011

<0.001

0.020

0.032


2.5两组实习生带教满意度比较   联合组实习生的带教满意度为99.05%,高于常规组的93.33%(P<0.05)。详见表5。

表5两组实习生带教满意度比较[n(%)]

组别

n

十分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联合组

105

51(48.57%)

53(50.48%)

1(0.95%)

104(99.05%)

常规组

105

48(45.71%)

50(47.62%)

7(6.67%)

98(93.33%)

χ2

4.678

P

0.030

3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重要部门之一,在护理期间主要面对危重症患者,若不能在护理过程中及时、准确地稳定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6]。因此,需要在急诊科的护理过程中,采用更严格、有效的护理服务,故需对急诊科的护理实习生进行更全面的教学。在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选择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法展开教学,让实习生能将自己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有效结合,以进一步提升实习生的护理实践操作能力,为实习生正式进入急诊科展开护理工作奠定有利基础[7]。传统急诊科护理带教模式,主要通过带教导师对护理实习生进行日常巡视,并针对个别急诊患者进行讲解,在实际护理操作时让实习生进行观察和学习,但这种带教工作难以满足急诊科护理带教工作的需求[8]。实习生在进行带教时,只是对个别患者的护理操作进行学习,难以将急诊科护理工作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无法有效地将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整合,进而导致实习生在带教过程中获得的临床经验十分有限。因此,临床需在护理带教过程中选择其他更合理的带教方法。PBL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多个领域的教学工作中具有广泛应用。PBL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设计问题或教学场景的方式展开教学内容。在急诊科的护理带教中,通过PBL教学法能让实习生对急诊科护理内容进行系统学习,实习生能针对某个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和实践,进而有效激发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9]。该带教模式能让实习生更好地把握带教工作的方向,并促使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并在教学中针对问题及实践操作展开分析和讨论,对自身护理方法进行不断更新和优化,进而使其能获得宝贵的急诊科护理操作经验[10]。但是单一使用PBL教学无法让实习生全面进行学习和实践,同时多数实习生学习时能查阅的资料较少,故需结合其他教学模式进行联合带教。循证护理教学是一种临床医学常用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循证方法能让实习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在循证教学模式中,可通过查询相关文献、过往实际护理案例等方式进行学习,实习生通过对循证主题进行全面探究,在各个途径中找出与主题相关的护理工作内容,再通过相关数据进行论证,对各种护理工作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分析,最终找出合适的急诊科护理方式[11]。在针对不同急诊护理工作进行学习时,循证护理教学能让实习生接受以往成功经验,并将成功经验融入到自身护理操作中。通过联合应用PBL教学及循证护理教学,能进一步提高实习生在急诊科护理期间的实践操作水平[12]。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实习生的带教考核成绩高于常规组(P<0.05)。同时,通过对急诊科专业的护理工作内容进行探究和循证分析,能进一步培养实习生的专业能力和护理综合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实习生的急诊专科能力评分、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此外,联合组实习生对带教导师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应用PBL教学及循证护理教学能提高实习生对护理导师及护理教学方式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急诊科对实习生进行护理带教时,通过联合应用PBL教学及循证护理教学模式,可显著提升临床带教质量,提高实习生的综合能力和考核成绩,建议在急诊科护理带教工作中积极采纳。

参考文献

[1]汤文文,常玉霞,白向威,等.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联合启发式护理教学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5):33-36.

[2],王慧,黄海潇,等.PBL+循证护理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2,43(8):166-172.

[3]李春娟.信息化背景下PBL培训+情景模拟法在急诊护士多发性创伤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循证护理,2022,8(14):1982-1985.

[4]王学梅,时详,葛平香.心理干预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焦虑、抑郁影响的临床分析[J].心理月刊,2022,17(12):152-154.

[5]宋立华,孙卫楠,赵丽新.基于解剖问题的思维导图教学法提高急诊科护理解剖学教学质量[J].解剖学研究,2022,44(3):286-288.

[6]罗明民,姜艳.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在急诊抢救室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7):25-27.

[7]刘丽娟,马莹,孟楠楠.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演练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创伤急救质量的应用价值[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1,44(6):165-168.

[8]陈赛.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及对教学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4):168-169.

[9]应群,楼秋英,舒秀丽.基于网络平台的CBL+PBL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11):128,130.

[10]邱萍.CBL、TBL联合“对分易”平台课堂在急诊科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名医,2021(21):177-178.

[11]汤淑敏,汤淑芹,徐立,等.教师标准化病人联合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在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21,21(11):72-74.

[12]何淑珍.心理动力场理论奠基式人文关怀护理促进法应用于急诊科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21,30(11):872-875.


健康忠告投稿须知

投稿要求:

1. 文稿:来稿应反映本领域的最新发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 、文字简明、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

2.题名: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脚注在同页左下方,并附第一作者简介( 含性别、出生年月、最高学历、职务、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及E-mail,有著作发表的,请主要列出)。

4.摘要:论著类文章应附300字左右摘要;英文摘要必须与中文标题与摘要内容相对应。 5.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2-5个,应该在摘要下标引,以便读者索引。

6.参考文献:将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并用方括号标注在正文引用的右上角。参 考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发表的作品,所引用文献务必与原文核实,内容、版本、卷期、页码、年份应准 确无误,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

7. 作者严格按管辖省(区)投稿,如发现一稿两投将上黑名单,追究责任; 思想新颖,观点明确,数据可靠,且不涉及国家机密;

8. 图表应用计算机绘制,图中文字用小五宋体字,图片力求背景线条清晰,保证图表质量;9. 正文格式为:(中文)题目(不超过15个字)—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含所在省、市及邮编)—摘要—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

10. 引证的参考文献限于公开发表的,并按文中出现先后次序排列,作者须对引发的著作权纠纷承担责任;

11. 文后须附加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学历学位、职称和通讯地址、电话及E-mail等个人信息;

12. 若研究课题受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

13. 本刊实行双匿名审稿制度。审稿结果一般在收到稿件的七个工作日内通知作者。

14. 著作权相关事宜: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来稿决定刊用后,由作者签署专用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归本刊所有。如发现抄袭、冒名等违反著作权法相关规定的,文责有作者自负,本刊保留以法律途径追究相关作者责任的权利。


健康忠告在线投稿
健康忠告在线投稿
文章题目
*
作者姓名
*
联系电话
*
联系邮箱
*
文章上传
未选择文件

最多5个文件,每个10M以内

暂无文件,请上传文件
    *
    备注
    *
    验证码
     换一张
    *
    提交
    健康忠告优秀论文
    杂志信息
    ABUIABAEGAAgtvGcowYo_YSVgQYw0QM4_wQ

    主管: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广东时代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健康忠告杂志社

    编辑部主任:尚雍贺

    责任编辑:陈 宇 黄成宏

    论文借鉴率:20%以内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1412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39/R

    邮发代号:46-129

    数据库收录:万方数据库

    投稿邮箱:jiankangzgz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