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三落实”护理管理模式对椎间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风险的控制研究探讨“三落实”护理管理模式对椎间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风险的控制研究 陈晓燕 朱伟华通讯作者 泰州市人民医院 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目的:分析“三落实”护理管理模式对椎间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行择期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三落实”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段(麻醉开始时、术中0.5h、术中1h、术毕)的核心体温、低体温发生率等情况。结果:麻醉开始时,两组患者的核心体温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0.5h、术中1h、术毕,两组患者的核心体温数值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段核心体温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落实”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椎间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的发生风险,同时能保障患者术中及术毕各时间段的核心体温,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三落实”护理管理模式;椎间孔镜手术;核心体温;低体温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7-1958(2022)20-0166-03 近年来,在微创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椎间孔镜在临床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椎间孔镜操作具有患者机体创伤较低、术中保留腰椎的完整性与稳定性、术后康复效果佳、经济性好等特点,备受医学界及临床的重视,已成为腰椎管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案[1-2]。然而,由于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较大,机体器官功能处于衰退状态,使其对手术应激反应及麻醉药物的敏感性较高,进而可增加其术中发生低体温的风险[3]。低体温是指核心体温<36℃的情形,术中发生率可达50%以上,同时也会增加术后切口感染、麻醉苏醒延迟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4]。低体温并非不可预防,通过良好的手术室护理能有效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5]。“三落实”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临床新型护理模式,旨在通过落实良好的术前访视、术中支持、术后回访等手段,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将该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椎间孔镜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能否促使患者获得更大收益,详细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行择期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2.34±2.16)岁;病症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腰椎椎间孔狭窄12例;病程5~15年,平均病程(8.97±1.53)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分级:Ⅰ级25例,Ⅱ级10例;合并症:高血压8例,糖尿病7例,高血脂症5例。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2.41±2.20)岁;病症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5例,腰椎椎间孔狭窄10例;病程5.5~15年,平均病程(9.04±1.48)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分级:Ⅰ级28例,Ⅱ级7例;合并症:高血压7例,糖尿病7例,高血脂症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1)均具有手术治疗指征且行择期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者;(2)年龄18~80岁;(3)认知功能良好,能够配合手术室护理者;(4)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合并未经控制的高血压3级(高危)或者是术区合并未经控制的感染灶者;(2)具有低体温症病史者;(3)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分级Ⅲ级及以上者;(4)具有出血倾向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术前访视期间,仔细核对患者资料信息,向患者详细介绍术前各项注意事项,并协助患者完成肠道准备;针对佩戴义齿者需预先摘除。与病区护士完成患者交接工作,患者被推入手术室后,向其详细介绍手术室环境及医师团队;根据术式及医嘱协助患者取手术体位,注意对骨隆突等受压部位的保护。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其他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时需及时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对症处理;利用棉被遮盖患者裸露的皮肤组织,避免固有热量的过快流失;术中所需药液均需经加热处理后再行输注。手术结束后,与病房护士做好患者交接工作,并详细交代注意事项、患者相关信息。 1.2.2观察组患者采取“三落实”护理管理模式由科室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师对所有手术室护士开展业务技能培训,详细告知低体温的危险因素、术中预防护理措施等,确保全员如实掌握并顺利通过考核。整个科室的护师/护士均参与此次研究中,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2.1落实良好的术前访视手术室护士以预防低体温发生为核心目的,对患者各项信息资料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具有低体温倾向的患者需给予标识和重点关注。评估患者的手术耐受性,针对耐受性相对较差的患者需通过饮食指导、运动锻炼等方式给予针对性处理。详细向患者介绍手术团队、具体术式名称及实施步骤,以增强患者思想认知水平,避免产生强烈的焦虑感。 1.2.2.2落实术中支持收集循证医学证据并总结诱发低体温的原因后得知,具体包括手术室温度低、大量输液、麻醉药物三个方面。在患者被推入手术室前,预先调节室内温度至22℃~24℃;针对潜在低体温风险的患者需将手术室温度适当上调至26℃~28℃。与麻醉师积极沟通交流,了解麻醉药物的药物动力学知识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于低体温高发时间段强化保暖措施。在不影响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利用棉被遮盖患者非术区的四肢和躯干,如有需要可采用变温毯、充气加热气囊、保温帽等保温设备进行术中保暖。术中药液均需进行加热处理。 1.2.2.3落实术后回访积极与病房护士沟通,详细收集麻醉复苏室以及回归普通病房后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对反馈结果进行系统分析,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尚存在的问题,制订针对性改进措施并落实在后续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中。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段(麻醉开始时、术中0.5h、术中1h、术毕)的体温变化情况核心体温由德国PULSION公司生产的PulsionFlex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仪采集所得,采集部位为股动脉。 1.3.2比较两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发生率=(轻度例数+中度例数+重度例数)/总例数×100%。 1.4低体温判定标准 根据术中两组患者的核心体温[6]变化情况。无低体温为核心体温>36℃,轻度低体温为核心体温35.1℃~36℃,中度低体温为核心体温32.2℃~35℃,重度低体温为核心体温<32.2℃。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重复测量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段核心体温比较 麻醉开始时,两组患者的核心体温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0.5h、术中1h、术毕,观察组患者的核心体温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段的核心体温比较[(x±s),℃]
2.2两组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尽管椎间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范畴,但依然存在手术应激反应[7];加之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体温调节中枢受抑下调节体温的能力会随之下降,导致术中机体容易发生低体温的不良情况[8]。随着患者核心体温的下降,术后发生切口/肺部/泌尿系统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风险将会大幅增加[9]。因此,给予良好的手术室护理对防止不良情况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常规手术室护理过于注重患者生命体征、血气等指标的变化,对体温的重视程度存在一定不足,由此导致低体温发生率相对较高[10]。“三落实”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旨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并充分激发手术室护士工作热情、践行“以患者为服务中心”工作理念的护理模式[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0.5h、术中1h、术毕的核心体温数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结果提示,在椎间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落实“三落实”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患者出现低体温不良情况的风险。分析原因为该护理模式实施前开展的业务技能培训,充分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对低体温的认知水平,同时可明确护理核心目标。通过同质化培训能避免不同年资、护龄、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从整体上提升整个团队的业务水平。术前访视时即对患者展开科学评估,有效筛查出潜在的低体温风险患者,并在术前给予该类患者相应措施处理,如饮食指导、运动锻炼等,进而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12-13]。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以循证医学证据为指导,针对诱发低体温的危险因素(手术室温度低、大量输液、麻醉药物使用)进行干预,可进一步降低低体温的发生风险[14-15]。术后回访则是对手术室护理效果的反馈和评价,总结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并在后续的护理工作中落实改进,以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16]。 综上所述,“三落实”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维持椎间孔镜手术患者术中体温的平稳,降低患者低体温的发生风险,具有广阔的推广使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岳义,周萍.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椎管狭窄的手术室护理要点[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21):290,300. [2]李娜,高媛.综合护理在老年椎管狭窄中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4):168-170. [3]张荣.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125-126. [4]王一羽,高雪.综合干预措施在预防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3):558-561. [5]黄媚.专病一体化护理对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3):2009-2013. [6]谭彩姬,陈丽红,肖玉兰.护士长授权赋能教育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术中低体温干预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8):119-121. [7]陈红梅,丁宇,朱旭,等.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2):81-84. [8]董妞,商临萍,付秀荣.神经外科全麻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6,39(3):302-305. [9]SIDDIQIUI T,PAL K M I, SHAUKAT F,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 andSurgical Site Infection After Elective Abdominal Surger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Cureus,2020,12(10):e11145. [10]陈丹,刘昊,刘滔,等.多学科联合快速康复理念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9):1250-1254. [11]羊海琴,高春燕,杨亚娟.“三落实”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服务管理中的应用[J].海军医学杂志,2020,41(5):612-614. [12]LEE J H, HEO H J, KIM Y Y, et al. The effect of interscalenebrachial plexus block with propofol sedation on preventing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during arthroscopic shoulder surgery[J]. Korean J Anesthesiol,2021,74(1):53-58. [13]李小英,张红,吴莉娜,等.全麻患者术中低体温临床结局及其护理预防策略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1):153-156. [14]全海燕.经皮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病人的循证护理[J].全科护理,2019,17(30):3777-3778. [15]杨丽萍,熊光琼,李婷,等.综合保温护理在胸外科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20,49(22):3861-3864. [16]刘晓娣.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联合PDCA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13):1803-1806. 投稿要求: 1. 文稿:来稿应反映本领域的最新发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 、文字简明、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 2.题名: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脚注在同页左下方,并附第一作者简介( 含性别、出生年月、最高学历、职务、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及E-mail,有著作发表的,请主要列出)。 4.摘要:论著类文章应附300字左右摘要;英文摘要必须与中文标题与摘要内容相对应。 5.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2-5个,应该在摘要下标引,以便读者索引。 6.参考文献:将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并用方括号标注在正文引用的右上角。参 考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发表的作品,所引用文献务必与原文核实,内容、版本、卷期、页码、年份应准 确无误,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 7. 作者严格按管辖省(区)投稿,如发现一稿两投将上黑名单,追究责任; 思想新颖,观点明确,数据可靠,且不涉及国家机密; 8. 图表应用计算机绘制,图中文字用小五宋体字,图片力求背景线条清晰,保证图表质量;9. 正文格式为:(中文)题目(不超过15个字)—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含所在省、市及邮编)—摘要—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 10. 引证的参考文献限于公开发表的,并按文中出现先后次序排列,作者须对引发的著作权纠纷承担责任; 11. 文后须附加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学历学位、职称和通讯地址、电话及E-mail等个人信息; 12. 若研究课题受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 13. 本刊实行双匿名审稿制度。审稿结果一般在收到稿件的七个工作日内通知作者。 14. 著作权相关事宜: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来稿决定刊用后,由作者签署专用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归本刊所有。如发现抄袭、冒名等违反著作权法相关规定的,文责有作者自负,本刊保留以法律途径追究相关作者责任的权利。 健康忠告在线投稿
文章题目 *
作者姓名 *
联系电话 *
联系邮箱 *
文章上传 未选择文件 最多5个文件,每个10M以内 暂无文件,请上传文件 *
备注 *
验证码 * 提交 |
![]() 主管: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广东时代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健康忠告杂志社 编辑部主任:尚雍贺 责任编辑:陈 宇 黄成宏 论文借鉴率:20%以内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1412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39/R 邮发代号:46-129 数据库收录:万方数据库 投稿邮箱:jiankangzgzz@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