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中医穴位贴敷法在危重病人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徐佳伟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江苏张家港215600

【摘要】目的:浅谈中医穴位贴敷法在危重病人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8月我院收治的70例危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穴位贴敷法。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预后效果、疾病管理评分、疼痛指标、生活质量、总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病人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的情绪管理、症状管理、生活管理用药管理各项疾病管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病人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病人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的腹泻、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穴位贴敷法对危重病人的护理效果较佳,可有效提高病人的疾病管理能力,缓解其疼痛,同时能降低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人尽早康复,进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穴位贴敷法;危重疾病;护理效果;疾病管理;总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7-1958(2022)21-0177-03

临床常见危重疾病包括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外科疾病等类型。危重病人的病情多不稳定,可伴随多器官功能受损而出现急性肾衰、肝衰竭等不良表现,严重危及生命健康。中医护理作为危重病人护理方法之一,能帮助改善病人器官功能,抑制病情发展,提高预后效果[1]。穴位贴敷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属于一种新型干预手段,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位置施以穴位贴敷,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该种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增强免疫力、调节五脏六腑的功效[2]。目前,关于中医穴位贴敷法对危重疾病病人护理效果的相关研究较少,缺乏可靠的临床理论依据,故该干预手段在实际应用推广中受到一定限制。鉴于此,本文选取70例危重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医穴位贴敷法效果展开探究,详情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4—8月我院收治的70例危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2.1±3.1)岁;疾病类型:呼吸衰竭10例,多发伤9例,热射病5例,其他11例。研究组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52.3±3.4)岁;疾病类型:呼吸衰竭9例,多发伤7例,热射病6例,其他13例。入选标准:(1)病人均为危重疾病且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2)病人均主动入组,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心肝肾不全者;(2)不能积极配合本研究者;(3)精神疾病者;(4)凝血功能障碍者。

1.2方法

1.2.1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病人收缩压应维持在100mmHg以上、舒张压应在60mmHg以上,心率为60~100次/min;给予病人饮食指导、健康宣教、注意事项、心理疏导等干预措施;详细记录病人24h体液出入量,了解病人补液是否平衡,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上报医生。

1.2.2研究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穴位敷贴具体内容如下:(1)针对便秘者,取天枢、中脘、足三里、关法元等穴位;针对腹泻者,取天枢、神阙、上巨虚等穴位;针对疼痛者,取曲池、合谷、足三里、内关、中脘、三阴交等穴位。每日更换1次穴位贴,每日手部按压穴位贴3~4次。(2)口腔护理。运用复方氯己定对病人进行漱口。该类病人身体抵抗力低,以鼻饲操作为主,故口腔自洁力减弱;加之口腔分泌物的堆积,极易产生氧化物质,从而引起口臭、溃疡。

1.3评价指标

1.3.1显效:临床症状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预后效果完全消失,生命体征稳定,无感染并发症;有效:临床表现或发作程度显著减轻,发作次数减少,生命体征稳定,无感染并发症;无效:临床表现未减轻甚至加重。

1.3.2以问卷调查形式统计两组病人的疾病管理能包括情绪管理、症状管理、生活管理、用药管理等维度,每力项25分,分数越低代表病人的疾病管理能力越差。

1.3.3采用VAS对比护理前后两组病人的疼痛评分评分量表进行评价,分值范围为0~10分,分数越低代表病人的疼痛感越轻。

1.3.4采用SF-36评分量表对比两组病人的生活质

包括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等维度,每量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病人的生活质量越高。

1.3.5以问卷调查方法统计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等级。

1.3.6

观察分析干预后两组病人腹泻、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

1.4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预后效果比较

研究组病人的总有效率为97.14%,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两组病人预后效果比较[表1n(%)]

分组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35

15(42.86)

19(54.29)

1(2.86)

34(97.14)

对照组

35

11(31.43)

17(48.57)

7(20.00)

28(80.00)

χ2

5.08

P

0.02

2.2两组病人疾病管理能力比较

研究组病人的情绪管理、症状管理、生活管理、用药管理各项疾病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两组病人疾病管理能力比较[(表2x±s),分]

分组

例数

情绪管理

症状管理

生活管理

用药管理

研究组

35

23.10±1.02

22.01±2.41

20.34±3.61

20.11±2.84

对照组

35

16.84±0.47

15.38±1.11

14.95±1.48

13.07±1.69

t

32.98

14.78

8.17

12.60

P

<0.01

<0.01

<0.01

<0.01

2.3护理前后两组病人疼痛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病人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病人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护理前后两组病人疼痛情况比较[(表3x±s),分]

分组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35

7.41±1.00

3.01±0.21

对照组

35

7.32±1.20

5.61±1.00

t

0.33

14.62

P

0.74

<0.01

2.4两组病人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病人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两组病人生活质量比较[(表4x±s),分]

分组

例数

生理职能

社会功能

精神健康

总体健康

研究组

35

90.64±6.54

92.64±5.14

91.04±7.64

90.00±6.37

对照组

35

80.67±3.26

81.04±3.61

83.57±5.11

84.39±3.11

t

8.07

10.93

4.81

4.68

P

<0.01

<0.01

<0.01

<0.01

2.5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病人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比较[表5n(%)]

分组

例数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研究组

35

18(51.43)

16(45.71)

1(2.86)

34(97.14)

对照组

35

13(37.14)

14(40.00)

8(22.86)

27(77.14)

χ2

6.25

P

0.01

2.6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病人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6。

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表6n(%)]

分组

例数

腹泻

呕吐

恶心

总发生率

研究组

35

0(0.00)

1(2.86)

1(0.00)

2(5.71)

对照组

35

3(8.57)

2(5.71)

3(8.57)

8(22.86)

χ2

4.20

P

0.04

3讨论

危重疾病是指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快,体内器官系统功能处于不稳定状态的一类疾病,病人随时可能面临生命危险。中医护理是应用辨证思想指导基于中医证候分化的护理工作[3],结合病人具体病情辨证施治,以“标本缓急”为中心思想,可收获理想疗效[4]。为此,本文提出的中医穴位贴敷法,具有镇痛、镇静、消炎、降低血压等功效,现已获得良好反响。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病人的总有效率为97.14%,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的情绪管理、症状管理、生活管理、用药管理各项疾病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病人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病人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法通过对气海穴、天枢穴、关元穴实施干预,具有减轻危重病人临床症状、预防心肌梗死等功效。联合中医按摩则可达到调节机体、疏通经络的作用,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5]。穴位贴敷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非单一某一因素发挥治疗作用[6]。穴位贴敷疗法历史悠久,最早记录于战国时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西晋医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均有穴位贴敷疗法的配方记载[7]。到了清代,穴位贴敷疗法已逐渐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8-9]。穴位贴敷的机理如下:磁场让红细胞体积增大而改善供血供氧,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睡眠与延长睡眠的作用。此外,该干预手段还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降低外周阻力,降血压的作用。该种治疗方法是中医外治疗法中的重要内容,通过人体的穴位产生刺激,以温阳利气,驱散体内寒邪,调节脏腑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人体正气,增强免疫,改善脾胃、肺、肾等功能[10]。周慧慧[11]以8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实施穴位贴服,结果显示,试验组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79.1%(P<0.05)。王艳军[12]通过对糖尿病病人实施穴位贴服疗法得出:观察组病人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效果理想,可提高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值得借鉴采纳。

    综合分析,中医穴位贴敷法在危重病人护理中效果显著,能提高疾病管理能力,缓解疼痛,同时还能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提升病人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现实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蒋玉倩,陈祖琨,陈春艳,等.子午流注纳支法穴位贴敷在肝肾亏虚型腰椎管狭窄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21,35(4):700-703.

[2]张小辉,胡斌,陈燕飞.中药灌肠结合穴位贴敷+手指点穴疗法治疗ICU重症感染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8):183,185.

[3]LIL,GAOM.Observationontheeffectofacupointapplicationinnursingofpatientswithconstipationafterfracturesurgery[J].Xinjiang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20,38(3):2.

[4]翟宁艳.对接受手术后的骨折患者采用穴位贴敷法进行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5):272-273.

[5]CHENL.Effectobservationandnursing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cupointapplicationtherapyon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J].EveryoneHealth,2020(2):109-110.

[6]马雅琼,高震雷,杨璐.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6):60-62.

[7]LINYL.Analysisoftheeffectofdetailmanagementmode in thenursing managementofcriticalpatients[J].BasicMedical TheoryResearch,2021,2(6):9-11.

[8]孙淑萍.探讨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在心衰病人中的应用经验[J].人人健康,2020(14):568-568.

[9]LIUWL,XIAOHY,QIUXQ.Applicationeffectanalysisofhighqualitynursinginrehabilitationnursingofstrokepatients[J].KierlingMedicine,2020,41(5):2.

[10]黎池芸.中医护理技术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药业,2020,29(S1):2.

[11]周慧慧.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措施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20,29(S1):2.

[12]王艳军.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养生大世界,2021(21):2.


健康忠告投稿须知

投稿要求:

1. 文稿:来稿应反映本领域的最新发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 、文字简明、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

2.题名: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脚注在同页左下方,并附第一作者简介( 含性别、出生年月、最高学历、职务、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及E-mail,有著作发表的,请主要列出)。

4.摘要:论著类文章应附300字左右摘要;英文摘要必须与中文标题与摘要内容相对应。 5.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2-5个,应该在摘要下标引,以便读者索引。

6.参考文献:将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并用方括号标注在正文引用的右上角。参 考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发表的作品,所引用文献务必与原文核实,内容、版本、卷期、页码、年份应准 确无误,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

7. 作者严格按管辖省(区)投稿,如发现一稿两投将上黑名单,追究责任; 思想新颖,观点明确,数据可靠,且不涉及国家机密;

8. 图表应用计算机绘制,图中文字用小五宋体字,图片力求背景线条清晰,保证图表质量;9. 正文格式为:(中文)题目(不超过15个字)—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含所在省、市及邮编)—摘要—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

10. 引证的参考文献限于公开发表的,并按文中出现先后次序排列,作者须对引发的著作权纠纷承担责任;

11. 文后须附加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学历学位、职称和通讯地址、电话及E-mail等个人信息;

12. 若研究课题受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

13. 本刊实行双匿名审稿制度。审稿结果一般在收到稿件的七个工作日内通知作者。

14. 著作权相关事宜: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来稿决定刊用后,由作者签署专用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归本刊所有。如发现抄袭、冒名等违反著作权法相关规定的,文责有作者自负,本刊保留以法律途径追究相关作者责任的权利。


健康忠告在线投稿
健康忠告在线投稿
文章题目
*
作者姓名
*
联系电话
*
联系邮箱
*
文章上传
未选择文件

最多5个文件,每个10M以内

暂无文件,请上传文件
    *
    备注
    *
    验证码
     换一张
    *
    提交
    健康忠告优秀论文
    杂志信息
    ABUIABAEGAAgtvGcowYo_YSVgQYw0QM4_wQ

    主管: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广东时代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健康忠告杂志社

    编辑部主任:尚雍贺

    责任编辑:陈 宇 黄成宏

    论文借鉴率:20%以内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1412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39/R

    邮发代号:46-129

    数据库收录:万方数据库

    投稿邮箱:jiankangzgz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