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研究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期刊介绍
ABUIABAEGAAg7YqIlwYonNK0uQQwxgM4_wQ

主管单位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广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   

    广东《临床护理研究》 杂志社有限公司

邮发代号   

    46-131

标准刊号 

    ISSN 2096-1685

    CN 44-1755/R

地   址

    临床护理研究杂志社

投稿邮箱

    lchlyjzz@163.com (注:严禁一稿多投!)

   


基于循证的质量改进策略在提高 隔夜器械清洗合格率中的应用


基于循证的质量改进策略在提 夜器械清洗合格率中的应用

小玲

常州儿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质量改进策略在提高隔夜器械清洗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于 2022 1 月开展基于循证的质量改进策略, 分别在改进前后随机选取 200 件隔夜器械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改进前组和改进后组。 评价并比较改进前后器械的清洗质量合格率,比较改进前后隔夜器械的返锈率和损耗率。结果:实施基于循证的质量改进 策略后,选取隔夜器械的洗质量合格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改进后,隔夜器械的返锈率和损耗 率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循证的质量改进策略通过分析现状并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未 及时清洗的隔夜器返锈和损耗的主要因素,给予针对性质量改进,有效提高了隔夜器械的清洗质量合格率,对降低器械 的返锈率和损耗率、减少医院成本支出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证;质量改进策略;隔夜器械;清洗合格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quality improvement strategy in improving the qualified rate of overnight instrument cleaning

FU Xiaoling

Cha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Jiangsu Changzhou ,2130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quality improvement strategy in improving the qualified rate of overnight instrument cleaning. Method:In January 2022, an evidence-based quality improvement strateg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disinfection and supply center of our hospital. 200 overnight instrum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rovement. The qualified rate of cleaning quality of the instruments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and the rust return rate and loss rate of overnight instrum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rove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evidence-based quality improvement strategy, the qualified rate of cleaning quality of selected overnight instrum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mprovement,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After improvement, the rust return rate and loss rate of overnight instrum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mprovement,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The evidence-based quality improvement strateg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fied rate of the cleaning quality of overnight instruments, reduce the rust rate and loss rate ofinstruments, and reduce hospital costs.

Key Words】   Evidence-based;Quality improvement strategy;Overnight equipment;Cleaning of qualified 【中图分类号】   R197.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7-1958(2022)21-0063-03


随着日常手术数量的增加及大型手术的开展,部分术会拖延至夜间进行,加上夜间急诊手术的开展,越来越多的隔夜 器械随之产生然而,由于本院消毒供应室为日班制,夜间产 生的污染器械送至消毒供应室后,往往需在次日早晨进行清洗 和消毒[1]。而被体液、血液等污染后的器械等待处理时间越长, 清洗难度则越大,器械上残留的有机物还可影响消毒剂与微生 物之间的有效接,并为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适宜环 境,甚至会产生细菌生物膜,进一步降低清洗质量,增加院内感 染的发生风险[2]。循证护理是以科学理论为依据,通过查阅文 献资料,将经证实的科学理论依据与临床实际工作相结合,在 明确、客观地运用理论证据的基础上开展护理工作,确保护理 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3]。质量改进则是对工作中存在的某 题进行分析,识别导致该问题发生或影响质量的相关因进而制订可行性的改进计划,落实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有 决问题或提高工作质量[4]。本文将基于循证的质量改进 策略应用于隔器械的处理中,有效提高了隔夜器械的清洗质 量,详情汇报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

消毒供应中心于 2022 年 1 月开展基于循证的质量 策略,分别在改进前后随机选取 200 件隔夜器械作为研 究对象,分为改进前组和改进后组。改进前组器械平均使用年 (3 .22±1.52) 年;平均等待处理时间(5 .28±2.11) h。改 组器械平均使用年限(3.35±1.49) 年;平均等待处理时 (5.17±2.24) h。两组器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P>0.05) ;改进前后消毒供应室护士为同一批人员,工作环境未发改进(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 器械功能正常、外观完整、表面有明显 渍;(2) 器械使用时间 1~6 年。

标准:(1) 因操作不当导致器械污染者;(2) 因操作 不当导致械损坏者;(3) 未与患者的体液接触者。

1.2   方法

1.2.1   改进前器械采用常规工作流程   每日早晨由消毒 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至各个科室回收污染器械,由供应室去污 区护士按操作流程清点器械后并予以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清 洗结束后检查清洗质量并送至包装间,清洗合格的器械进行包 装,清洗不合格的器械退回清洗区予以重新处理。

1.2.2   改进后器械采用质量改进流程   具体如下:

1.2.2.1   循证过程   组织科室本科以上学历的护士查 网、万方网、维普网等大型文献收录网站,输入“器械”“隔 ”“长时间滞留”等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献资料,分析隔夜手 械不能及时清洗可能造成的问题;器械长时间滞留而未 采取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其表面残留的血液等有机物干涸,进 而增加器械清的难度,缩短器械使用寿命,并可能导致院内 的发生。此外,器械表面残留的有机物可形成细菌生物 膜。细菌生物膜是不可逆的细菌团块,难以彻底清洁;细菌可 生物膜的保护下不断从器械表面脱落并引发院内感染。隔 夜器械等待清洁的时间越长,残留在表面的有机物越容易干燥 凝固,清洗时投入的人力、时间等成本也越高[5]

1.2.2.2   相关因素分析   召开科务会,经讨论、总结 出,隔夜器械处理的主要问题在于夜间手术或操作产生的污染 无法及时回收并进入供应室处理;相关因素包括供应室 病房、手术室等沟通不到位、回收不及时、人员配置不足、病 区和手术室等护士缺乏清洗器械的意识等。针对上述因素,结 院实际工作情况,进而制订针对性、可行性的改进策略。

1.2.2.3   改进过程   与医院感染科等进行沟通,在全 范围进行长时间滞留医疗器械相关知识的培训,通过讲座、 发布线上宣教资料、护士长开会传达等形式,使病区、手术室等 部门的护士了解医疗器械长时间滞留而未给予及时处理,可导 致器械损坏、生锈等,增加医疗成本支出,并增加院内感染的风 险。要求病区手术室护士对污染器械进行预处理,即在清水 下将明显肉眼可见的血液、体液等进行清洗,减少器械上的有 机物留。手术室等产生污染器械较多的科室,可发放保湿剂, 要求士在清洗污染器械后使用保湿剂对器械表面进行喷洒, 免器械表面的有机物干涸而形成细菌生物膜。合理改进 排班情况,安排早班洗涤员,同时将每日早晨回收各个科室污 染器的时间适当提前,以便尽早对器械进行清洗和处理。污 染器械清洗员应使用清洗剂浸泡污染器械,针对污染严重的器 械应适当延长浸泡时间。此外,还可使用压力蒸汽喷枪对污染 器械进行喷射,以其高温、压力对部分凝固的血液、固体有机物 等进行清除。应加强对消毒供应室各层级岗位职责、操作技能 及工作责任心的教育,明确不同器械、不同污染物所应选择的 清洗方法和洁剂;如硬式内镜、管腔类器械应使用毛刷伸入


管腔内进行刷洗[6]。清洗结束后,应首先进行自我评估,采用 目视法仔细观器械表面,确认无明显污染物后方可送入包装 间进行包装。消毒供应室质控人员应不定期对器械清洗质量、 包装质量、灭菌质量等进行抽查,考核消毒供应室护士对器械 洗相关知识、制度、流程、平均指标等内容的掌握情况,责任 实到个人,对考核、抽查不合格的护士应给予专项教育,要求 整改并督促其提高工作质量,可与绩效相挂钩

1.3   观察指

1.3.1   对比改进前后器械的清洗质量   采用目视法、10 倍光源放大镜法进行评价,目视无明显污染物者为合格;采用 ATP 测法, ATP 检测后 RLU 值 <150 为合格。

1.3.2   对比改进前后器械的返锈率   检查器械表面或轴 节活动处有明显的锈斑。

1.3.3   对比改进前后器械的损耗率    由消毒供应室质检 人员检查器械的使用情况,出现零部件丢失、不能正常使用等, 应及时报并予以妥善报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资料以百分率(%) 表示,采用 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比较

基于循证的质量改进策略后,隔夜器械的清洗质量合 格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1   两组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比较 [n(%)]

组别

视法

10 倍光源放大镜法

ATP 检测法

改进后

200

200(100%)

198(99.0%)

195(97.5%)

改进前

 200

194(97.0%)

192(96.0%)

188(94.0%)

P


<0.05

<0.05

<0.05

2.2   两组器械返锈率和损耗率比较

改进后,隔夜器械的返锈率和损耗率均低于改进前,差 有统学差异(P<0.05),详见表 2。

2   两组器械返锈率和损耗率比较 [n(%)]

组别

返锈

耗率

改前后

改进前

P

200

2(1 0%)

1(0 5%)

 200

6(3.0%)

4(2.0%)


<0.05

<0.05

3   讨论

染的医疗器械上残留的血液、体液、蛋白质等有机污染 物可影响各类清洁剂对器械的清洁效果,降低消毒、灭菌质量。 年来,随着各类大型手术的开展,手术耗时不断延长,部分日 间开展的手术甚至会持续至夜间才结束,加之各类夜间急诊手 术的开展,在夜间会产生大量污染的医疗器械。然而,由于消 毒供应室属于班工作制,夜间不安排人员值班,夜间产生的 污染医疗器不能得到及时处理;随着滞留时间的延长,器械 面的血液、体液等污渍干涸,甚至形成细菌生物膜,增加了清 洁时投入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加速了器械的耗损,增加了 耗材的成本支出[7]


临床研究                                                                                   临床护理研究


护理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明确此类问题发生的相关 因素,将科学理论依据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制定可行的、客 理改进措施,尽可能减少导致问题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 达到提高工作质量、解决相关问题的目的[8]。本文经循证 ,明确了医疗器械长时间滞留而得不到及时处理的危害, 分析并总结出影响隔夜医疗器械清洁质量的主要因素,包 病区、手术室护士对隔夜医疗器械的预处理不到位,供应室 收、处理器械不及时,供应室护士清洁欠规范等。结合本院、本 科室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加强对全院各个病 及手术室、门急诊护士相关知识的培训,要求其对污染器械 预处理和初步清洁后方可送至供应室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 减少器械表面残留的有机物,降低清洁难度。此外,提早每 首批回收污染器械的时间,合理调整排班情况,安排早班护 对夜间滞留的手术器械进行处理,尽可能缩短器械等候处理 间。同时需规范清洁,对不同器械、不同类型的污染物选择 同的清洁剂和清洁方式进行处理,以提高清洁质量。加强质量 控制,抽查护士器械处理流程的规范性和器械清洁质量,以 断发现问并加以整改,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本研究结果显 示,实施基于循证的质量改进策略后,隔夜器械的清洁质量 于改进前,返锈率及损耗率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 (P<0.05)。

上所述,本文将基于循证的质量改进策略应用于隔夜医 疗器械的处理,有效提高了隔夜器械的清洗质量合格率,对 降低器械的返率和损耗率、减少医院成本支出均具有积极作,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考文献

[1] 苏继兰 .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隔夜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 效果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23(24):124-126,130.

[2] 姚艳华 , 魏红艳 , 陆海雯 , 等 . 改良清洗流程对隔夜 科手术器械清洗的效果研究 [J]. 当代护士 ,2019,26(8):148-150.

[3] 刘玲 , 甘俊丽 , 张世华 , 等 .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隔夜 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J]. 护理研究 ,2017,31(10):1249-1251.

[4] 石敏 , 高春红 , 顾则娟 , 等 . 基于循证证据构建提高 夜硬式内器械清洗合格率品管圈实践 [J]. 齐齐哈尔医学院 学报 ,2021,42(19):1734-1738.

[5] 延娟 , 蒙丽婵 , 袁玉 明 , 等 . 基 于 FOCUS-PDCA 循环管理模式对长时间滞留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J]. 国 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27(12):1880-1883.

[6] 丁兆梅 , 余艳琼 , 黄蓉 , 等 . 手术室器械隔夜清洗的 理研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24(13):3368-3369,3372.

[7] 赖有娘 , 张园凤 , 江小平 , 等 . 提高隔夜手术器械清 量的可行性探讨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10(20):131-

133.

[8] 刘玲 , 杨晓丽 , 张世华 , 等 . 夜间急诊手术器械预处 方法的改进研究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26(1):227- 22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