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多方位护理在预防糖尿病直肠癌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效果研究手术室多方位护理在预防糖尿病直肠癌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效果研究 张红玉 李 琳 张润杰*通讯作者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滨州 256600 *为本文的通讯作者 【摘要】目的:文章研究糖尿病直肠癌患者采取手术室多方位护理后对其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手术室于2021年12月22日—2022年12月22日收治的糖尿病直肠癌患者相关资料,后从中摘取80例参与此次研究,将以上患者根据双盲法进行分组,两组各40例,组名分别是普通组和护理组,普通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手术室多方位护理,后对比两组在护理前后的一应指标。结果:护理组患者中者骶尾部压红面积大于10厘米的占比低于普通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较普通组更低(P<0.05);护理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骶尾部皮肤温度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手术恢复,明显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直肠癌患者而言,采取手术室多方位护理后可明显降低压力性损伤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改善其血糖水平,降低压红面积,效果明显,可在临床上期推广使用。 【关键词】手术室;多方位护理;糖尿病;直肠癌;压力性损伤 糖尿病和直肠癌都是临床常见疾病,前者主要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导致眼睛、肾脏甚至神经等的功能障碍,主要和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而后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和饮食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1]。经研究发现糖尿病和直肠癌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对2型糖尿病患者展开调查后发现其中直肠癌发病率最高,主要随着血糖的升高,患者既有可能发生便秘的情况,这就促进正常细胞和致癌因子长期接触,诱发直肠癌。也有研究认为这两种疾病和胰岛素有密切关系,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情况,而胰岛素长期升高会促使肿瘤细胞增殖,因而糖尿病和直肠癌有直接相关,这两种疾病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应该积极配合治疗,但是在治疗的同时,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也十分重要,常规护理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患者,但是由于这类型疾病的患者卧床后存在压力性损伤发生,给护理造成很大困难,手术室多方位护理目前运用广泛,通过对患者采取多方位评估,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能降低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的发生[2]。鉴于此,为进一步研究手术室多方位护理在预防糖尿病直肠癌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文章摘取我院手术室收治的糖尿病直肠癌患者80例进行研究,文章将进行相关报道。 1.患者临床资料和方法 1.1患者临床资料 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医学伦理委员会并取得同意后,对我院手术室收治的糖尿病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后,从中摘取80例参与研究,以双盲法的分组方式将以上患者分成普通组和护理组,其中普通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该组总患者人数40例,男患25例,女患15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80岁,中位年龄(58.12±2.8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9年,平均病程(4.98±2.05)年;护理组患者采取手术室多方位护理,该组总患者人数40例,男患30例,女患10例,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79岁,中位年龄(58.09±2.90)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8年,平均病程(5.01±1.99)年,以上患者对此次研究情况均知情且自愿签下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相仿,研究具备可行性,P>0.05。 1.2入选标准 (1)所有患者经过临床病理学诊断后均属于糖尿病直肠癌患者;(2)所有患者对此次护理均十分配合;(3)所有患者均无精神方面的疾病且意识正常,能无障碍沟通;(4)所有患者在术前均未进行过任何放疗、化疗;(5)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1.3剔除标准 妊娠期、哺乳期的患者剔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剔除;在术前已经出现压力性损伤和体温异常的患者剔除;患有严重皮肤病的患者剔除;营养不良的患者剔除;中途因各种原因退出研究的患者。 1.4方法 普通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术前和患者适当沟通,嘱咐手术相关注意事项以及并发症,实施手术健康宣教,并遵医嘱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等输液护理工作,保证手术室处于无菌环境,保证手术室环境卫生,注意患者情绪,及时疏导不良情绪。 护理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多方位护理:(1)术前,先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术前评估,涉及过敏史、基础病史、皮肤弹性、温度等,确定术中压力性损伤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和患者沟通,告知患者手术相关体位、注意事项、目的等,让患者对手术情况做基本了解,提升其配合度,留意患者情绪,如患者出现紧张、消沉等情绪,应该积极疏导,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提升患者面对手术的信心。针对年龄较大的患者,应加强护理,术前术后需考虑压力分布情况,并结合患者体位、手术时间等评估皮肤损伤位置,帮患者准备好减压贴等用具,并根据患者体型垫好体位垫,及时给患者消毒清洁,保证皮肤干燥;(2)术中护理,①体位,要防止摆放不当导致的皮肤和肌肉损伤,应结合患者生理功能摆放体位,防止患者术中移位。直肠癌患者需要采取腹腔镜手术,膀胱结石位最符合,且要将脚抬高,并以肩托支撑患者,在其骶尾放置减压贴和软垫,并对患者采取一定按摩,按摩不能影响手术,促进身体血液循环。②温度护理,手术室温度最好保持25℃左右,并对术中输液的液体进行预热处理,液体温度保持37℃即可,术中保证患者皮肤不要过于暴露在外,并保证其身体皮肤温度适宜。在术中要配合医生,一切护理操作要规范,并配合麻醉师严格监控患者体征动态,一切操作根据规定,不可拖延时间。③皮肤护理,提前护理患者皮肤,皮肤表面保持清洁,将手术巾铺好;(3)术后,术后将手术用品清点结束并核对,清洁患者身体的血液和消毒液,检查引流管情况以及患者生命体征,后结合患者情况指导饮食等相关事项。 1.5观察指标 (1)比较患者骶尾部压红面积,分别比较压红面积小于5cm、5—10cm、大于10cm的患者例数,并进行百分比对比。 (2)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分别测量两组手术前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的血糖水平并比较。 (3)观察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骶尾部皮肤温度,分别记录及测量,并进行比较。 (4)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恢复情况,涉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分别记录比较。 1.6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的数据均录入SPSS22.0这个软件中处理,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两组的差异情况;(±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两组的差异情况,如果两组对比有差异,则说明P<0.05,没有差异则P>0.05。 2.结果 2.1普通组和护理组骶尾部压红面积比较 将两组的骶尾部压红不同面积的例数进行比较后发现,护理组患者中压红面积大于10cm的例数占比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可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细节见表1。 表1 普通组和护理组骶尾部压红面积比较[n(%)]
2.2普通组和护理组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血糖水平在护理前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比普通组更低,组间数据相差大,视为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差异见表2。 表2两组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2.3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骶尾部温度 将两组患者的力性损伤发生率、骶尾部皮肤温度进行比较后发现,护理组患者明显较之于普通组更低,数据差异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数值归纳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的力性损伤发生率、骶尾部温度比较[n(%),(±s)]
2.4患者手术恢复情况比较 对比后发现护理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较之于普通组更短,数据差异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情况归纳如表4。 表4两组患者手术恢复情况比较(±s,d)
3.讨论 直肠癌在临床上属于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患者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便血等,直肠肿瘤生长需要一定的营养供给,尤其糖尿病患者本身体能血糖代谢慢,血糖指标高,这就为肿瘤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经过研究发现,部分直肠癌患者在患癌症之前均有糖尿病史[3]。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目前糖尿病直肠癌患者数量正逐年攀升,该病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目前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是手术后患者卧床后可导致压力性损伤,这是一种患者局部皮肤或者皮下软组织在受到长期压迫的作用下,其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导致压迫部位缺氧、营养不良,最终出现损伤、溃烂坏死的情况,主要出现于患者骶尾部等。加之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血管通透性差,一旦压迫很容易导致压力性损伤事件发生,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围术期的护理对患者十分重要[4]。常规护理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以及身体情况的照顾,但是这种护理缺乏针对性和计划性,护理效果并不理想。手术室多方位护理是近些年采用最多的一种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方式结合患者的基本情况制定评估计划,并根据评估严格对患者整个围术期进行护理,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帮助患者减少压力性损伤事件的发生,促进其尽快恢复[5]。在本文中,护理组患者骶尾部压红面积大于10cm的患者占比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说明通过手术室多方位护理,给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并及时准备减压贴,患者相应部位的压力得到改善,减少了压红面积;护理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较普通组更低,可见手术室多方位护理能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调节,降低患者血糖指标;护理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事件发生率和骶尾部温度均较普通组更低(P<0.05),可见在手术室多方位护理中,通过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温度护理和皮肤护理,及时降低压迫程度,调节皮肤温度,降低压力性损伤事件发生;护理组患者的手术恢复情况明显优于普通组(P<0.05),说明在手术室多方位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让患者对手术相关注意事项有了深刻了解,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促进患者更快恢复[6]。 综上,手术室多方位护理在预防糖尿病直肠癌患者的护理中,可明显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改善其血糖水平,促进患者恢复,可长期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小凤. 手术室舒适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2,35(04):300-301. [2]王宁,王群.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11):173-176. [3]于文博.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配合手术室护理的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2,20(31):184-186. [4]刘胜连. 手术室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的影响及护理满意度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22,25(17):116-119. [5]曹君秋.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4):136-139. [6]马丽丽.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手术室护理配合的效果及价值分析[J]. 名医,2022,(15):111-113. |
![]() 主管单位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广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 广东《临床护理研究》 杂志社有限公司 邮发代号 46-131 标准刊号 ISSN 2096-1685 CN 44-1755/R 地址:临床护理研究杂志社 论文投稿邮箱: lchlyjzz@163.com /可采用 在线投稿 方式 (注:严禁一稿多投!!!) 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本刊编辑部观点,文责自负,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如有出现印装质量问题,请向本刊编辑部调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