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水痘隔离患者的影响观察心理护理对水痘隔离患者的影响观察 田丽娜 李晓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崂山医疗区 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水痘隔离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其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9 月— 2022 年 9 月在我院诊治的 60 例水痘隔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抛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30 例。对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能。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 评分、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 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水痘隔离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 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水痘;隔离患者;心理护理;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 R47;R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958(2023)03-0074-03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水痘属于一种传染性较强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直接 接触疱疹液传播,而接触患者的衣物、用具等也可造成疾病传 播[1]。早期发病时,患者常伴有自觉发烧、恶心、乏力、嗓子疼 等症状;随着病情持续进展,患者的胸部、腹部、后背等部位的 皮肤会出现透明水疱、斑疹、丘疹、疱疹等现象。相关研究指 出,水痘具有极强的群发性特征,为了有效缩小传播范围,临床 应在收治水痘患者时严格遵守“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原 则[2]。因家属无法陪同,大部分水痘患者在隔离治疗期间容易 产生恐惧、焦虑、孤独等不良情绪。常规护理是基于患者身体 疾病提供干预服务的一种传统模式,现已无法满足水痘隔离患 者的护理需求;而心理护理是常规护理的发展及优化,不仅能 弥补由常规护理造成的缺陷和不足,还能尽量满足患者各方面 的护理需要[3-4]。为进一步提高水痘隔离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 和护理质量,本研究选取我院诊治的 60 例水痘隔离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并对其实施不同护理干预,经临床观察和比较发现, 心理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9 月— 2022 年 9 月在我院诊治的 60 例水 痘隔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抛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 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 27 例,女性患者 3 例;年 龄 22~41 岁,平均年龄(31 .42±7.14) 岁。研究组中男性患者 28 例,女性患者 2 例;年龄 21~40 岁,平均年龄(31 .39±7.18)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 比。该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 意书。 1.2 方法 两组水痘隔离患者入院后,均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接 受相同的针对性治疗:感染患者要遵医嘱接受抗生素治疗;发热或体温 >38.5℃患者应先实施物理降温,若未能达到预期效 果,可遵照医嘱行药物降温治疗;严重瘙痒患者应在局部涂擦 炉甘石,以帮助患者快速止痒[5-6]。此外,在水痘隔离患者治疗期间,临床应禁止使用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1.2.1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 患者入院当 天,医护人员应立即对其实施隔离治疗,避免水痘-带状疱疹 病毒经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疱疹液等方式进行扩散或传播; 直至患者痂皮完全干枯后,再解除隔离。在隔离治疗期间,禁 止家属对患者进行探视;医护人员为患者开展治疗活动时应 注意佩戴口罩、穿隔离衣,操作前后均应使用抗菌洗手液清洗 双手;定期为病房通风,在病房内放置空气消毒机,每天定时 对患者的衣物、被褥等物品进行彻底消毒;为患者提供一次性 餐具、手巾等物品,从而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指导患者在日 常饮食过程中多食用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 菜、小米粥等,严禁患者在治疗期间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若 患者出汗较多,医护人员应叮嘱其及时更换衣物,避免着凉或 感冒。密切观察患者的皮疹分布情况,了解皮疹性质;叮嘱患 者定期剪短指甲,以免在挠痒时抓破疱疹;建议患者穿着舒 适、绵软的衣物,尽可能确保皮肤表面干燥且清洁。此外,禁止 患者在治疗期间洗浴,并合理控制室内温度;若发现溃烂疱疹 时,应局部涂抹阿昔洛韦软膏,以免造成大面积感染。 1.2.2 对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 内容如下: 1.2.2.1 入院时心理护理 大部分患者在初入院时均会 产生陌生感,医护人员在开展护理活动时应严格以“患者为中 心”的原则,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耐心向患者说明医 院环境,以拉近护患关系,尽可能打消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紧 张感。若患者提出有关疾病、护理的问题,医护人员应给予耐 心、及时的回答,尽可能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热情。 1.2.2.2 出诊时心理护理 患者若出现自觉明显的瘙痒症状,医护人员可遵医嘱对其实施药物止痒治疗。同时,医护 人员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耐心向患者说明疾病预 后,或向患者列举成功治愈案例,帮助患者疏导紧张情绪,增强 患者的治疗信心;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情绪调节和控制的方法,通过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配合 度,促使患者康复。 1.2.2.3 高热期心理护理 相关研究指出,水痘是一种 毒血症,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会进入高热期。若患者出现高热 症状,即使立刻入院治疗也难以得到有效缓解,甚至还存在病 情加重等可能性,从而会使患者出现治疗难度较高、预后较差 等悲观心理。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服务期间应不断借助言语 给予患者鼓励、肯定,不定期问候、关心患者,并密切监测患者 的体温变化;若患者体温明显过高且处于难以耐受的状态,医 护人员应遵医嘱行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治疗手段。大部分患 者在接受治疗时往往需被隔离,由于家属无法陪同患者,故医 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安慰、鼓励,在消除患者负性情绪的同时,帮 助其坚定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和信心。 1.2.2.4 出院时心理护理 大部分水痘患者经过临床治 疗和干预后均可获得良好预后,并能取得持久性的机体免疫。 部分患者在疾病初步控制、疱疹结痂后认为病情已痊愈,无需 继续接受巩固治疗。但相关研究发现,患者此时仍具有较高的 传染性,医护人员应及时耐心向患者说明情况,尽可能取得患者的理解和认同,并给予患者持续干预。患者出院前,医护人 员应为其制订出院指导,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促使患者 正确掌握居家康复期间的护理干预措施。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情况 借助焦虑自评量 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示患者 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越严重。 1.3.2 对比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 1.3.3 向两组患者发放由科室自拟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 卷,通过不记名方式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 调查问卷满分为 100 分;>89 分为非常满意,65~89 分为一般 满意,<65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 = 非常满意率 + 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 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SAS 评分、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 ;护理后, 研究组患者的 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 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情绪评分比较 [(x ± s),分 ]
2.2 两组患者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P<0.05),详见表 2。 研究组患 者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表 2 两组患者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x ± s),d]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表 3。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 表 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 讨论 水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但大部分患者经 彻底治愈后可实现终身免疫。相关研究指出,此类疾病具有发 病急、进展快、传染性强等特征。为降低人群的发病风险、控制 疾病扩散程度,临床通常会对水痘患者实施隔离治疗。应用隔 离治疗虽可治愈患者的病情,但患者因缺乏与人群的交流,容 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从而降低治疗依从 性,故临床需针对该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旨在提高患者的干 预效果及预后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SAS 评分、SDS 评 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 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患者的退热 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 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 .05)。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在水痘 隔离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能,既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 绪,也能缩短症状消除时间及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对水痘隔离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 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能提高患者及其 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丽晶 . 针罐结合中医护理对带状疱疹患者的效果分 析 [J]. 山西医药杂志 ,2021,50(19):2844-2846. [2] 朱叶 , 冯铃铃 , 潘小波 . 基于思维导图的护理模式对带 状疱疹病人临床影响分析 [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1,27(10): 793-795,798. [3] 何志敏 , 舒伟 , 胡永生 , 等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 行脊髓电刺激筛选试验期护理病例报道 [J]. 中国疼痛医学杂 志 ,2020,26(7):557-560. [4]KIALA L. Infant Testicular Torsion with Cryptorchidism Case Study[J]. Urologic nursing: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 Allied,2020,40(6):295-298. [5] 张敏霞 , 晋姣 . 疼痛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痛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J]. 山西医药杂志 , 2020,49(2):233-234. [6] 曹丽 . 疼痛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视觉 模拟评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20(2): 309-310. 投稿要求: 1. 文稿:来稿应反映本领域的最新发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 、文字简明、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 2.题名: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脚注在同页左下方,并附第一作者简介( 含性别、出生年月、最高学历、职务、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及E-mail,有著作发表的,请主要列出)。 4.摘要:论著类文章应附300字左右摘要;英文摘要必须与中文标题与摘要内容相对应。 5.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2-5个,应该在摘要下标引,以便读者索引。 6.参考文献:将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并用方括号标注在正文引用的右上角。参 考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发表的作品,所引用文献务必与原文核实,内容、版本、卷期、页码、年份应准 确无误,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 7. 作者严格按管辖省(区)投稿,如发现一稿两投将上黑名单,追究责任; 思想新颖,观点明确,数据可靠,且不涉及国家机密; 8. 图表应用计算机绘制,图中文字用小五宋体字,图片力求背景线条清晰,保证图表质量;9. 正文格式为:(中文)题目(不超过15个字)—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含所在省、市及邮编)—摘要—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 10. 引证的参考文献限于公开发表的,并按文中出现先后次序排列,作者须对引发的著作权纠纷承担责任; 11. 文后须附加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学历学位、职称和通讯地址、电话及E-mail等个人信息; 12. 若研究课题受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 13. 本刊实行双匿名审稿制度。审稿结果一般在收到稿件的七个工作日内通知作者。 14. 著作权相关事宜: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来稿决定刊用后,由作者签署专用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归本刊所有。如发现抄袭、冒名等违反著作权法相关规定的,文责有作者自负,本刊保留以法律途径追究相关作者责任的权利。 健康忠告在线投稿
文章题目 *
作者姓名 *
联系电话 *
联系邮箱 *
文章上传 未选择文件 最多5个文件,每个10M以内 暂无文件,请上传文件 *
备注 *
验证码 * 提交 |
![]() 主管: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广东时代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健康忠告杂志社 编辑部主任:尚雍贺 责任编辑:陈 宇 黄成宏 论文借鉴率:20%以内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1412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39/R 邮发代号:46-129 数据库收录:万方数据库 投稿邮箱:jiankangzgzz@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