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运动干预护理训练联合口周按摩试喂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叶娜 河源市人民医院NICU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护理训练联合口周按摩试喂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例。对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实验组患儿应用口腔运动干预护理训练联合口周按摩试喂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吮奶量、吮奶速率变化情况、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喂养进程、喂养效率、摄入奶量比、喂养成效、喂养耐受率、口腔奶液残留量、体质量增长量、持续呕吐时间、家长护理满意度、流奶率、吸吮动作率、出生后24h内低血糖发生率、护理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的吮奶量多于对照组,吮奶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经口喂养过渡时间长于对照组,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喂养进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喂养效率、摄入奶量比、喂养成效均高于对照组,口腔奶液残留量少于对照组,体质量增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流奶率、出生后24h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吸吮动作率、喂养耐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持续呕吐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护理训练联合口周按摩试喂能有效改善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指标,能提升患儿的吮奶量、吮奶速率、喂养效率、摄入奶量比、喂养成效、喂养耐受率、家长护理满意度、吸吮动作率、护理总有效率、体质量增长量,同时能减少患儿口腔奶液残留量,降低流奶率、出生后24h内低血糖发生率,缩短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喂养进程,延长经口喂养的过渡时间。 【关键词】口腔运动干预护理训练;口周按摩试喂;新生儿;咽下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7-1958(2023)15-0023-03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新生儿疾病,相关报道显示,分娩过程中若胎儿吸入过多羊水或受到胎粪污染的羊水,会对新生儿的胃黏膜形成不良刺激,使其发生胃酸及黏液分泌亢进,继而出现呕吐现象,进一步可诱发出现咽下综合征[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例。对照组中男性11例,女性4例;日龄1~6d,平均日龄(3.5±0.2)d。实验组中男性7例,女性8例;日龄1~7d,平均日龄(3.6±0.4)d。 纳入标准:(1)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相关诊断标准并确诊;(2)出生后24h内反复多次呕吐,进奶后呕吐加重,呕吐物为清水或混有黄色片状絮状物,为非喷射性呕吐,并无发热;(3)患儿家长配合度良好;(4)临床资料完整;(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儿家长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极低体重儿;(2)新生儿的呕吐由原发病致脑水肿(颅压增高)或幽门痉挛症引起;(3)先天性食管或肠道闭锁;(4)呕吐物碱变性试验证实外消化道出血患儿;(5)医生认为不符合的其他情况;(6)依从性较差者。 1.2方法 两组新生儿入院后均接受洗胃操作:对于出生时吸入羊水较少,但出生后未具有稳定呼吸、心跳的患儿,在 出生后3~4h接受洗胃操作;对于出生时吸入羊水较多或羊水污染的患儿,在出生后1~2h且心跳、呼吸得到稳定后接受洗胃操作。洗胃前,操作人员佩戴无菌一次性乳胶手套,将患儿放置于远红外线辐射台上,保持左侧卧位;选取适宜的一次性硅胶胃管,测量胃管需插入长度,并进行标记;使用石蜡油润滑所需胃管,经口插入胃管,并妥善良好固定;使用20mL的注射器抽取胃内容物,再使用40oC生理盐水进行洗胃操作,每次缓慢注入10mL,2~3min后将其吸出,并重复进行灌洗,直至吸出液体变为澄清。 1.2.1对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模式使用鼻饲奶液方式给予患儿喂养;当患儿出现明显吸吮动作且吸吮吞咽无障碍时转变为口服奶,并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干预。 1.2.2对实验组患儿应用口腔运动干预护理训练联合口周按摩试喂模式 1.2.2.1脸颊操作人员将食指放置于患儿的鼻翼根部行轻柔按压,手指向耳朵方向进行移动并弧形向下,采取C字形对嘴角进行按压,两侧面颊部均进行4次上述操作。 1.2.2.2上下唇周操作人员将食指放置于患儿唇周行轻柔按压;将食指按圆周运动方式从一侧唇角按压至对侧唇角,运用同样方式从对侧上唇角按压至下唇角,共进行4次上述操作。 1.2.2.3上下唇中央操作人员将食指放置于患儿唇中央部位,采取轻柔、持续的力量从上唇缓慢按压至下唇,反方向也采取同样方式进行按压;上下唇各进行2次操作。 1.2.2.4上下牙龈操作人员将食指放置于患儿上牙龈中央,采取恒定、持续的力量轻柔缓慢地向牙龈后方移动,再采取相同方式与力度向上牙龈中央移动;采取相同方式与力度对上牙龈进行按压,各进行2次操作。 1.2.2.5脸颊口腔内侧操作人员将食指放置于患儿唇角内侧,于脸颊内侧采取轻柔力度、以C字形方式向磨牙牙龈水平位置进行按压,再移回至唇角内侧,采取相同方式与力度对对侧脸颊内侧进行按压,每侧各进行2次操作。 1.2.2.6舌头边缘操作人员将手指放置于患儿的磨牙牙龈水平处的舌头边缘与下牙龈之间,采取轻柔、缓慢的力度将舌头向对侧推动,再以相同方式与力度向对侧推回,每侧各进行2次操作。 1.2.2.7中间舌尖操作人员将食指放置于患儿的口腔中央,采取轻柔、持续的力度对硬腭进行按压,时间约为3s;再将手指向下移动至舌中央,采取轻柔、持续的力度向下对舌部进行按压,时间约为3s;上述操作连续进行4次。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吮奶量、吮奶速率情况。 1.3.2对比两组患儿的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喂养进程情况按照新生儿口腔运动评估量表对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进行评估。开始经口喂养是指从第一次经口奶瓶喂养≥每次5mL,完全经口喂养是达到经口喂养奶量120mL/kg/d后48h结束。 1.3.3对比两组患儿的喂养效率、摄入奶量比、喂养成效、口腔奶液残留量、体质量增长量情况喂养效率是指患儿每分钟摄入奶量;喂养成效是指吸吮前5min摄入奶量占医嘱奶量的比例;摄入奶量比是指单次经口摄入奶量/医嘱奶量的比例。若患儿出现腹胀、呕吐、加奶困难、呼吸暂停等情况即表示不耐受。 1.3.4对比两组患儿的喂养耐受率、流奶率、吸吮动作率、出生后24h内低血糖发生率情况。 1.3.5对比两组患儿的持续呕吐时间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2.0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x 2结果 2.1干预前后两组患儿吮奶量、吮奶速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的吮奶量、吮奶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的吮奶量多于对照组,吮奶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表1干预前后两组患儿吮奶量、吮奶速率比较(x±s)
2.2两组患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喂养进程比较
实验组患儿的经口喂养过渡时间长于对照组,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喂养进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喂养进程比较[(x±s),d]
2.3两组患儿喂养效率、摄入奶量比、喂养成效、口腔奶液残留量、体质量增长量比较实验组患儿的喂养效率、摄入奶量比、喂养成效均高 于对照组,口腔奶液残留量少于对照组,体质量增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两组患儿喂养效率、摄入奶量比、喂养成效、口腔奶液残留量、体质量增长量比较(x±s)
2.4两组患儿喂养耐受率、流奶率、吸吮动作率、 出生后24h内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儿的流奶率、出生后24h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吸吮动作率、喂养耐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两组患儿喂养耐受率、流奶率、吸吮动作率、出生后24h内低血糖发生率比较[n(%)]
2.5两组患儿持续呕吐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儿的持续呕吐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两组患儿持续呕吐时间比较[n(%)]
3讨论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新生儿疾病,会导致新生儿在哺乳前后出现多次呕吐情况,故临床需采 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3]。传统护理模式是以往临床常用模式,但由于新生儿的自控力较差,无法积极配合相关措施的落实,加之该种模式并未有控制新生儿镇静方式的描述,故无法获得良好效果[4]。 综上所述,口腔运动干预护理训练联合口周按摩试喂能有效改善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症状,能提高患儿的吮奶量、吮奶速率、喂养效率、摄入奶量比、喂养成效、喂养耐受率、吸吮动作率、体质量增长量,同时能减少患儿口腔奶液残留量,降低流奶率、出生后24h内低血糖发生率,缩短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喂养进程,延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袁玉新,石兰兰,李盈盈,等.口周按摩联合试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吞咽障碍的效果分析[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0,33(3):183-185. [2]蒋名丽,赵磊,李朝晖,等.口周按摩联合试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吞咽障碍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33):2610-2614. [3]蔡云.侧卧位吸痰并吸胃液法在预防新生儿窒息及咽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6,15(10): 963-964. [4] 卢琼芳.新生儿咽下综合征164例洗胃的护理与管理[J].广西医学,2013,35(2):239-240.
课题项目编号:河科社012。 项目名称:口腔运动干预护理训练联合口周按摩试喂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
![]() 主管单位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广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 广东《临床护理研究》 杂志社有限公司 邮发代号 46-131 标准刊号 ISSN 2096-1685 CN 44-1755/R 地址:临床护理研究杂志社 论文投稿邮箱: lchlyjzz@163.com /可采用 在线投稿 方式 (注:严禁一稿多投!!!) 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本刊编辑部观点,文责自负,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如有出现印装质量问题,请向本刊编辑部调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