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分析王爱萍 山东省青州荣军医院山东青州262550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5月在本院接受体检的76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受检者接受院内常规体检路径,观察组受检者接受健康体检路径。对比两组受检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受检者的综合护理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9.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检者的综合护理依从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检者的各项体检护理评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检者的临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体检路径方式可提高体检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进而提高受检者的综合护理满意率、依从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健康体检路径;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R4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7-1958(2023)15-0026-03 在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改革背景下,人们的自身健康认知程度得到不断提高。定期体检可帮助受检者了解自身体征情况,同时落实相关病症管理,有效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为受检者的身心健康奠定良好基础。临床体检期间需要排队,且部分体检项目需禁食、禁饮,故可能会出现受检者存在焦虑心理、检测结果不精准等一系列不良问题,进而影响受检者对临床体检服务的满意度。健康体检路径方式属于一种优质护理服务,可为受检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并可收获良好的护理评价[1]。本研究旨在分析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效果,详情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5月在本院接受体检的76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年龄24.1~72.1岁,平均年龄(49.00±2.20)岁;女性20例,年龄25.2~70.5岁,平均年龄(47.40±1.39)岁。观察组中男性21例,年龄26.3~74.3岁,平均年龄(50.88±2.57)岁;女性17例,年龄25.0~72.1岁,平均年龄(48.01±1.57)岁。两组受检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受检者接受院内常规体检路径医护人员与受检者开展交流沟通,了解受检者基本信息,结合体检服务内容为受检者提供护理服务。体检期间,医护人员需观察受检者的相关体征,对有异常表现或有疑问的受检者给予耐心解答,并提供相关医护指导服务。 1.2.2观察组受检者接受健康体检路径 1.2.2.1体检前收集受检者基本信息,了解其体检顺序、为其讲解体检前相关事宜,例如禁食、禁饮、饮水憋尿、褪去金属物品接受影像学检查等;告知受检者部分特殊体检服务,如肛肠检查时可能存在一定不适感,B超检查中经阴道检查及经腹部检查的区别和适用性等; 以减少受检者的疑惑,并让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2体检期间医护人员需为受检者讲解临床体检步骤、周围环境、体检项目所在区域、检查顺序、报告单领取地点等内容;告知受检者检查期间需保持检查室内安静,并需将手机调整至静音,告知受检者需理解排队等待检查,并叮嘱其注意防滑、防摔。体检期间医护人员可帮助受检者收纳物品,同时需安抚其紧张情绪;提醒受检者下一个检查项目的位置及相关需要注意事项。 1.2.2.3体检后回收受检者相关健康档案,并协助受检者保持身心愉悦;告知受检者可适当进食、饮水, 并等待检查报告的出具。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两组受检者的临床综合护理满意率共分为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1.3.2对比两组受检者的临床综合护理依从率共分为十分依从、基本依从、不依从三个等级。 1.3.3对比两组受检者的体检护理评价情况涵盖服务态度、仪容仪表、语言沟通、服务引导、健康咨询、检查配合、环境管理、随访指导等维度,每个维度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受检者的评价越好。 1.3.4对比两组受检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情况包括物品丢失、错诊漏诊、检后异常、滑倒跌倒、其他[2-5]。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受检者基本资料对比 两组受检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受检者基本资料对比[n(%)]
2.2两组受检者综合护理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受检者的综合护理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9.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受检者综合护理满意率对比[n(%)]
2.3两组受检者综合护理依从率对比观察组受检者的综合护理依从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两组受检者综合护理依从率对比[n(%)]
2.4两组受检者体检护理评价情况对比 观察组受检者的各项体检护理评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两组受检者体检护理评价情况对比[(x±s),分]
2.5两组受检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受检者的临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7.89%, 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两组受检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3讨论 健康体检是指受检者接受疾病筛查、健康评估、疾病预防的一项重要方式。医院的体检中心可为受检者提供优质的体检服务,也能为一些有基础病的患者疾病进展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关干预方案。定期到医院接受健康体检可了解自身的生理结构情况,同时能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6-7]。临床健康管理中,多数受检者表示体检项目较多、排队时间较长,体检期间容易受环境、自身心理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体检结果不精确,甚至可诱发误诊、漏诊等问题。在临床医护管理期间,体检中心的管理人员需为受检者提供相关优质服务,减少其负面情绪,提高临床医护管理效果[8]。健康体检路径方式考虑了临床体检中心护理服务的流程化问题,将临床护理工作分为多个阶段,包括体检前、体检期间、体检后等环节;对每个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旨在为受检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体检前和受检者开展交流,告知其体检内容、目的;结合体检项目提醒受检者做好禁食、禁饮、饮水憋尿等检查准备工作,能避免出现错诊、漏诊等不良问题,确保检查结果准确性。此外,检查期间医护人员与受检者交流可缓解其负面情绪[9-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受检者的综合护理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9.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检者的综合护理依从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检者的各项体检护理评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检者的临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健康体检路径方式可提高体检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进而提高受检者的综合护理满意率、依从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毛勇,王瑞连,李林海,等.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8):112-114. [2]徐先,熊春,胡柏,等.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21, 30(8):634-637. [3]LIUBB,NIUZR,JIAXJ,etal.CorrelationbetweenInsulinResistanceandCardiopulmonaryFunctionduringPhysicalExamsforMalePatients[J].Americanjournalofhealthbehavior,2022,46(6):600-605. [4]游亮,陈兆红.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91):251,253. [5]卢文艳.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0):182- 183. [6]宋鹏,张均波.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临床价值[J].智慧健康,2019,5(6):40-41,52. [7]庞荣萍.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科,2019,14(1):103-104. [8]王艳玲.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 35(4):171,173. [9]李丽桃,梁敏青,谢玮,等.健康体检路径在提升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效率及满意度方面的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70,75. [10]万福佳.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4):94-95. |
![]() 主管单位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广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 广东《临床护理研究》 杂志社有限公司 邮发代号 46-131 标准刊号 ISSN 2096-1685 CN 44-1755/R 地址:临床护理研究杂志社 论文投稿邮箱: lchlyjzz@163.com /可采用 在线投稿 方式 (注:严禁一稿多投!!!) 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本刊编辑部观点,文责自负,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如有出现印装质量问题,请向本刊编辑部调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