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研究杂志

PICC优质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PICC优质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王雪玲   谢兰璟

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 354200

【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化疗期PICC优质护理管理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2年12月院内收治的110例恶性肿瘤化疗期的患者,将PICC优质护理管理作为分组依据,即实验与对照,各组内病患人数均为55例。对照组内整体病患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内整体病患均实施优质护理,对比效果。结果:干预前,实验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各项评分,对比发现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1.58%。对比发现P<0.05。实验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化疗期PICC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缓解不良情绪,让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关键词:恶性肿瘤;PICC管理;优质护理

恶性肿瘤患者常接受放疗或化疗进行治疗,以此改善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的存活率[1]。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化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毒性及刺激性,输注时为了保障输液安全,需要选择深静脉置管[2]。肿瘤患者接受化疗过程中,常接受上腔静脉PICC置管,进而减少患者的穿刺痛苦[3]PICC是临床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缩写,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其具有留置时间较长、输入刺激性药物安全性较高的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1月-2022年12月院内收治的110例恶性肿瘤化疗的患者,将护理管理作为分组依据,即实验与对照,各组内病患人数均为55例。实验组年龄在45-92周岁,平均为(53.91±1.21)周岁,男19,女19,平均病程(3.21±0.32)年。对照组年龄在45-92周岁,平均为(53.92±1.23)周岁,男20,女18,平均病程(3.22±0.31)年。对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分析后,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纳入标准:(1)知情同意,且积极参与。(2)确诊为恶性肿瘤且接受化疗。排除标准:(1)存在血液疾病。(2)存在传染病变。

1.2方法

对照组内整体病患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内整体病患均实施优质护理:(1)首先要对病区内部病人进行分护,使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有清晰的认识。护士长能够将整个部门的护理工作分成不同的职责小组,对每个小组的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进行分工,制订出一套评估方案,并进行定期的评估,从而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其次,护士长要让有经验的老护士,带领新护士们去了解工作的环境,并对她们进行一定的训练,从而提升她们的业务水平,包括她们的安全意识等等。医院要成立相应的检查团队,对病人出现的突发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并从多个角度来考虑,提高工作质量。最后,科室要对临床检查的结果进行定期分析,并召开质量分析会,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循环护理的目标。科室通过定期召开有关会议,能够及时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展开讨论,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制订出合理的方案,从而有效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达到护理目的。(2)血管通路的护理:为防止 PICC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小组组长应制订出一份培训方案,对患者进行插管操作方面的训练。在教学内容方面,采用2016版《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手册》及 PPT进行教学,使护士理论知识水平有较好的提升。将技能与模式相结合,通过实例示教,让护士自己动手、自己感受,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小组成员不定时地召集 PICC插管病人和病人的家人,向病人和家属解释插管时的居家观察要点;对留管期病人分发 PICC宣传手册,家属关联小组微信公众号,随时解答家属在家里遇到的问题。2个副主任,对 PICC置管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置管前病人的评估,导管型号的选择,穿刺点的位置,单针的成功率,病人的配合,贴膜的固定等。3成员主要负责日常维护,对护理人员的操作及对导管的安全性进行指导,对各部门的静脉通路数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监控与记录。每个月对与 PICC导管有关的问题进行总结,针对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堵塞、意外脱落、皮肤过敏反应等情况进行深入的剖析,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不断提高品质,保证导管的安全性。插管部位与非插管发生率密切相关;穿刺次数过多,插管时间过长,病人不配合也会显著提高插管后的阻塞率;由于注射前和注射后的冲压式封管操作不规范,导致了静脉通路的阻塞。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分组研讨,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收到了良好的疗效。小组内成员进行“以点带面”的管理与训练,使护理人员的操作更加规范,使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3)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为病人制订一个导管的保养方案,向病人和病人的家人分发一些健康知识宣传册,并要加强病人和家属对导管的认识,要多与病人交流,要全面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况。

了解患者掌握导管维护的知识点,开展针对性的宣教,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现场指导、解说等方式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全方位宣教,使患者积极参与导管的管理及维护。

1.3观察指标

对比干预前后两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分,分数越低心理状态越好。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项目包括生理功能、精神状态、身体痛度以及社会功能。

对比护理满意度,分发自制评分表,统计总满意度。非常满意:调查评分表总分在80以上。满意:调查评分表总分在79-60分。不满意:调查评分表总分低于60分。总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人数*100%。

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指标包括完全依从、依从与不依从,总依从率=(完全依从+依从)/总人数*100%。

1.4统计和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 23.0分析,计数型指标则以例(n/%)表示,x2检验,计量型指标则选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t检验。P<0.05,则具有差异。

2 结果

2.1心理状态

干预前,两组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x±s)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38

45.52±4.16

19.39±3.26

38.27±3.69

19.10±2.28

实验组

38

46.01±4.05

11.11±2.10

39.10±3.56

12.33±1.57

T

-

0.5203

13.1623

0.9979

15.0755

P

-

0.6044

0.0000

0.3216

0.0000

2.2生活质量评分

见表2.

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x±s)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精神评分

身体评分

社会功能评分

对照组

38

31.32±2.43

23.43±1.21

12.54±2.35

11.98±1.54

实验组

38

24.32±2.54

12.43±2.32

7.54±2.32

5.43±3.11

t


12.2756

25.9149

9.3336

11.6346

p


P<0.05

P<0.05

P<0.05

P<0.05

2.3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十分满意为17,满意为20,不满意为1,总满意度97.37%。对照组患者十分满意为15,满意为16,不满意为7,总满意度81.58%。计算发现,X2=5.029,P<0.05。

2.4依从性

实验组完全依从的为20、依从为18、不依从为0,依从性为100%。对照组完全依从的为16、依从为15、不依从为7,依从性为81.57%。计算发现,X2=7.710,P<0.05。

3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除了需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之外,还需对其进行化学治疗,以此提升疗效[4]。随着临床医学技术不断拿发展,多种抗癌药物迅速发展,且化疗方案不断创新,其在临床内的应用效果显著增加,且被广泛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内[5-7]。化疗主要是通过化疗药物对恶性肿瘤起作用,通常是全身性治疗,多针对中晚期的癌症患者[8-9]。化疗作为肿瘤治疗三大传统的治疗手段,在手术、放疗、化疗中非常重要,在癌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也发挥了很重要作用,目前除了化疗作为全身性治疗,还有靶向治疗,可以联合化疗,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在化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比如恶心、呕吐,还有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故化疗存在期,此时需格外注意PICC导管的维护工作[10]

PICC置管是针对肿瘤化疗病人的一种长期的静脉输液或者是化疗的途径,相比于常规的深静脉置管,它的优点更为显著,适用范围也更广。将 PICC置管方式用于肿瘤化疗病人,不但可以有效地减轻病人在进行多次外周静脉穿刺所引起的疼痛,还可以让肿瘤的治疗方案得到更加安全、及时和有效的执行,同时也可以减轻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血管的刺激,从而达到对血管的保护作用,从而降低副作用的发生,减轻病人的不适症状。因此,及早 PICC置管对肿瘤病人进行化疗和防止静脉炎的出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病人的个人差异,一些病人对医学知识的认识非常有限,每个病人的文化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就导致他们在临床上对 PICC置管会有不同程度的畏惧情绪。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积极、高效的护理。

实施优质护理,不但要向病人提供信息,更要培养病人自身的能力,并促使病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肿瘤病人在化疗间歇期间需要携带PICC导管出院,但在出院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会影响病人的治疗及缩短导管的使用时间。刘琳等人的研究显示,携带 PICC导管的肿瘤病人在出院后,有很高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所以,提高病人PICC导管的自我护理能力非常必要。在对病人进行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加强病人对PICC导管进行自我护理的能力,从而可以将与 PICC导管有关的并发症的出现情况大大减少,从而使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PICC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结果表明: PICC优质护理模式使病人在患病状态下能够尽早学会承担自我照顾的责任,从而增强了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综上所述,对恶性肿瘤化疗期PICC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缓解不良情绪,让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郭会娜,曹旸,连淑范,张文博. 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预防恶性肿瘤PICC置管化疗所致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8(22):3153-3157.

[2]陈肖丽. 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08):62-65.

[3]吴完婷,陈兰珍,吴美女,陈亚娥. FOCUS-PDCA临床护理路径对经PICC置管行化疗肿瘤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07):160-162.

[4]岑碧芝,陈银崧,吴静文. 全程护理管理在内生场热疗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J]. 海军医学杂志,2022,43(02):212-215.

[5]王哲敏,张洪波,沈柳,陈红,黄培,费燕,朱惠,顾美华. 基于医联体的互联网+联动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06):793-797.

[6]丁佳丽,顾迪,谈丽萍. 家属参与式护理对恶性肿瘤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01):151-153.

[7]徐雪君,许梅花,钱丹. 不同的护理方法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12):208-210.

[8]林琳,张红莲,夏芳,隆益香,张秋香,王娜. PDCA护理管理应用于老年恶性肿瘤PICC置管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6):2997-3000.

[9]黄钰清,陈国连,赵志莹,陈莹莹,覃燕英. 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PICC导管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临床护理,2021,13(02):126-129+133.

[10]朱赣英. PDCA护理管理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2):180-181.


ABUIABAEGAAg7YqIlwYonNK0uQQwxgM4_wQ

主管单位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广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   

    广东《临床护理研究》 杂志社有限公司

邮发代号   

    46-131

标准刊号 

    ISSN 2096-1685

    CN 44-1755/R

联系方式

地址:临床护理研究杂志社

论文投稿邮箱: lchlyjzz@163.com /可采用 在线投稿‍ 方式

(注:严禁一稿多投!!!)

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本刊编辑部观点,文责自负,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如有出现印装质量问题,请向本刊编辑部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