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伴有颌间牵引的颌骨骨折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延续性护理在伴有颌间牵引的颌骨骨折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怡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第一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 224000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出院后仍需颌间牵引的颌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因颌骨骨折住院手术,且出院后需继续行颌间牵引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在院期间予相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出院后行常规出院指导及电话随访,而研究组由责任护士予相关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出院时及拆除颌间牵引时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牵引期间并发症情况,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在出院时无明显差异(P>0.05),在颌间牵引结束时均增加,但研究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牵引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5.16%,明显低于对照组21.05%,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满意度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出院后仍需颌间牵引的颌骨骨折患者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维护患者的口腔清洁卫生,减轻牙龈炎症反应;在减少并发症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颌间牵引;颌骨骨折;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颌骨骨折是外伤中常见的类型,在口腔科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也有逐年增长的趋势。颌骨骨折主要出现面部的肿胀、畸形,并合并有牙齿的咬合歪斜、错乱,影响患者外形美观及口腔咀嚼功能。为此,颌骨骨折病人常需要手术治疗,且在术后需要行上下颌间牵引【1】。颌间牵引是利用牵引装置弹性固定上下颌牙,从而达到固定颌骨,利于骨折愈合的目的。但是颌间牵引后患者张口受到限制,无法正常进食,刷牙和漱口等口腔卫生维护也收到影响。手术后一般需要颌间牵引2-3周,或更长时间,所以患者出院后常需继续行颌间牵引。但是在出院后,患者缺乏指导,很难达到我们所需的口腔护理要求。在此期间护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增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严重时影响手术效果,引起患者的不满。为此,针对颌骨骨折患者出院后仍需颌间牵引的问题,我科成立了延续性护理小组,利用延续性护理理念持续为患者提供相应护理指导,并及时解决患者出院后遇到的相应问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为此类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开展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因颌骨骨折住院手术治疗,且出院后需继续行颌间牵引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76例。纳入标准:年龄在18岁至50岁;意识清晰,生活自理,无认知障碍,能准确表达自我感想,可配合诊疗;出院后颌间牵引时间为2周左右;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0岁,平均(37.39±7.95)岁;文化水平:本科及以上8例,大专9例,中专及以下21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0岁,平均(37.95±7.50)岁;文化水平:本科及以上9例,大专10例,中专及以下19例。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从入院开始责任护士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同的颌骨骨折护理常规。入院时包括饮食指导,口腔清洁指导,疼痛评分,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入院时的焦虑,减少外伤带来的疼痛,降低手术前颌骨骨折断端感染的发生。手术前进行相关卫生宣教、严格的禁食、禁饮时间。手术及颌间牵引后,心理疏导减轻手术及颌间牵引引起的疼痛,以及由此带来的焦虑情绪。手术创口多位于口内,常放有引流皮片;随着术后口腔自洁能力的下降,细菌及食物残渣等可自引流皮片进入伤口内部,造成感染。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口腔护理,改善患者口腔清洁卫生;指导其正确使用代金氏管进食,防止牵引的弹性橡皮圈松动、脱落;了解整个颌间牵引流程。出院后,对照组接受包括口腔卫生维护,饮食指导、复诊时间等常规的出院健康宣教;而研究组施行延续性护理,由责任护士进行一对一进行,内容如下。 1.2.2延续性护理的方法 1.2.2.1 电话随访 出院后,患者非常渴望得到相关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电话回访是临床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电话随访可以提高患者对健康指导的依从性。研究者患者出院后,责任护士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及所需颌间牵引的时间,进行了3次及以上的电话随访。分别在出院后的第2天、出院后1周、复诊拆除颌间牵引前2 天。回访内容主要包括:饮食情况、口腔卫生及口腔清洁维护实施情况、颌间牵引钉及橡皮圈有无松动情况、心理及情绪相关情况。遇到问题给予积极的帮助与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复诊及增加电话回访次数。 1.2.2.2 建立以微信群为主要媒介的网络平台 在住院期间,颌骨骨折术后行颌间牵引的患者,相关护理工作主要由责任护士来完成。而在出院后,相关护理将由患者和家属来完成;但是相关护理措施患者及家属并未实际操作过;只是接受过相关医护人员的讲解和示范。所以,出院后患者将会面临许多问题;加之颌间牵引使得患者不能张口说话,口腔卫生的维护操作更加困难,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焦虑、紧张等情绪。我们通过责任护士来建立微信群;在患者出院时,将自己所管的患者及家属加入群中。责任护士可以将相关护理实施视频发到微信群中,供患者参考学习。同时,责任护士还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进一步了解患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及时进行指导,患者及家属能更规范的实施相关护理措施。责任护士及时查看患者所发消息,解答患者在颌间牵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外,群内还可以添加一些术后痊愈的颌骨骨折患者,介绍自己颌间牵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相关经验,患者间还可以进行病情的交流、畅谈心得、互相鼓励支持,减少焦虑,增强康复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1.3.1 软垢指数、牙龈指数评分 在两组患者出院当天及拆除颌间牵引时进行评分。(1)软垢指数:龈缘区域无软垢记0分;龈缘区牙面存在薄薄的软垢,但肉眼不易看见,可用探针侧面刮出记1分;龈缘、邻面可见中等量的软垢记2分;龈缘、龈沟内及牙面可见大量软垢记3分。(2)牙龈指数:牙龈无红肿,色泽无改变记0分;牙龈颜色轻度发红及水肿,探诊不易出血记1分;牙龈色红,水肿、光亮的中度炎症,探诊易出血记2分;牙龈有明显红肿的严重炎症反应,或者出现溃疡,有自动出血倾向者记3分。 1.3.2 并发症情况 记录牵引钉松动、弹性橡皮圈脱落或断裂、伤口感染例数。 1.3.3 满意度评分 患者出院1月复查时行护理满意度评分;分为七个级度:很不满意(0分)、不满意(1分)、不太满意(2分)、一般(3分)、较满意(4分)、满意(5分)、很满意(6分)。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2.1 软垢指数、牙龈指数评分 在出院当天,两组患者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颌间牵引结束时,两组颌间牵引患者的软垢指数、牙龈指数均较出院时增加,但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比较[(
2.2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出院后颌间牵引期间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两组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满意度评分比较 研究组以很满意为主,未出现不满意情况;且满意度评分(5.37±0.67)高于对照组(4.16±0.97),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
3讨论 延续性护理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提出,近年来在我国也有了广泛的应用分析[2]。该概念强调患者在健康照护场所发生变化时,护理照护的协作性与延续性;其主要强调护理的连续性。该项工作由患者及其照护者共同参与,延续性护理护士作为主导,医生等健康团队成员协同完成。通过指导患者及其照护者进行健康管理,使患者在卫生和保健的关键过度期得到良好照护,以达到避免可预防的再入院的目的【3、4】。延续性护理的概念提出后,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完善中。李桂等【5】对我国延续性护理研究热点进行了共词聚类分析,显示我国延续性护理覆盖面广;研究比较成熟的领域主要在焦虑、抑郁、脑卒中康复、生命质量等方面;而自我照护能力、健康行为、信息化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颌骨骨折患者中,延续性护理的应用也有初步的研究,樊雁归【,6】等以邮件、电话、QQ群等平台作为媒介,将院外护理服务及健康指导延续到颌骨骨折患者家庭中,提供协调性、连续性的护理服务,增强了患者及其照护者出院后的护理能力,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二次住院率,并且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但其未对出院还伴有颌间牵引的颌骨骨折患者进行专门的延续性护理研究。涂静等【7将延续性护理应用到正颌术后需颌间牵引的出院患者中,患者自我护理出现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但是正颌患者主要为年轻患者,理解能力及依从性高,便于沟通。而我们的研究是将上述两种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延续性护理在伴有颌间牵引的颌骨骨折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因为此类患者外伤骨折已经对其心理、生理方面造成一定影响【8】,且术后行颌间牵引限制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咀嚼能力,对其心理、营养及口腔卫生情况等造成更大的影响。我们应用电话随访,微信群的建立有效实施了延续性护理,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并提供了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对出院后患者的症状识别及病情变化及时的作出了应对;实现了关系的延续、信息以及管理的延续。本次研究表明,通过延续性护理,明显改善了患者颌间牵引期间的口腔卫生,减轻了牙龈炎症反应。在拆除颌间牵引时,研究组的软垢指数、牙龈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研究组仅有一例牵引钉松动和一例橡皮圈松脱,无伤口感染情况发生。并发症的减少,也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研究组以很满意为主,未出现不满意的情况;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本次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仍存在不足之处,如选取病例数不够多,随访的时间较短。另外,本次研究延续性护理的实施主要以微信群为主的网络平台为媒介,较为单一。而目前移动应用程序(applications,APP)的出现,有着功能多样、信息丰富、成本低以及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等特点,逐渐成为移动医疗的主要载体。将APP应用到延续性护理领域,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对疾病的认知,还可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9】。为此,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尝试以APP为载体,加大样本量,应用更加完善和先进的延续性护理理念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 总之,延续性护理应用在伴有颌间牵引的颌骨骨折出院患者中取得良好效果;通过电话随访、微信群的建立等延续性护理方式,使患者得到优质的健康照护,有效的维护了患者的口腔清洁卫生,减轻牙龈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敏,秦立业,郑蓝天等.颌面部骨折1081例临床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9,41(2):143-146. [2] 王少玲,黄金月.延续护理实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04):433-438. [3] 陈夏瑜,周竞奋,华海应等.美国延续性护理模式发展现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护理研究,2021,35(18):3293-3297. [4] 丁亚娣,王芳,周秀丹,钱小英,陈慧.基层医院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2,36(09):121-123. [5] 李桂,朱小平,陈晓莉等.我国延续性护理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23):1824-1829. [6] 樊雁归,熊茂婧,钟发平等.延续性护理在颌骨骨折术后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3):63-65. [7] 涂静,白沅艳,邓立梅等.延续性护理在颌间牵引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1):98-99. [8] 王卫军,何卿彦.骨折后负性情绪调查及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6):885-889. [9] 左曼,姚抒予,魏玲.移动应用程序在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进展及启示[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07):7-10. |
![]() 主管单位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广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 广东《临床护理研究》 杂志社有限公司 邮发代号 46-131 标准刊号 ISSN 2096-1685 CN 44-1755/R 地址:临床护理研究杂志社 论文投稿邮箱: lchlyjzz@163.com /可采用 在线投稿 方式 (注:严禁一稿多投!!!) 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本刊编辑部观点,文责自负,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如有出现印装质量问题,请向本刊编辑部调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