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康复护理用于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的效果研究季娇娇 李梦雪通讯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江苏南京 210029 【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康复护理用于预防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78例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延续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跌倒风险、生活能力、心理状态、跌倒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跌倒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认知水平,并能有效预防患者发生跌倒,降低危险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延续性康复护理;预防跌倒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7-1958(2023)16-0139-03 轻度认知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是指老年人群的记忆力或认知水平出现异常,属于早期老年痴呆的过渡阶段,若患者未能及时接受早期干预及积极的预防治疗,会进一步加重认知障碍,最终可进展为老年痴呆。MCI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影响不大,但由于记忆力、认知水平的下降,加之患者年龄偏大,存在较高的跌倒发生风险,故对老年人群的身心造成较大危害[1]。MCI老年患者属于跌倒的高危群体,对此,为确保老年人群能积极配合治疗、降低跌倒风险、提高自身认知功能,临床需在综合治疗期间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护理。鉴于此,本研究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78例MCI老年患者展开研究,探讨延续性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详情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78例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55~84岁,平均年龄(69.29±4.17)岁;病程3~21个月,平均病程(12.11±1.55)个月;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9例。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56~84岁,平均年龄(70.05±4.22)岁;病程3~22个月,平均病程(12.26±1.58)个月;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19例,大专及以上8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MCI的相关诊断标准;(2)患者生活可自理,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且意识清晰;(3)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20分;(4)患者年龄≥55岁;(5)患者对研究知情并自愿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疾病史者;(2)伴有下肢功能障碍者;(3)存在先天性智力障碍者;(4)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5)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6)存在老年痴呆病史者。 1.2方法 1.2.1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叮嘱其按时到医院接受复查;咨询并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身体感受,并测试其记忆力、认知水平;向患者发放认知障碍宣传手册,并耐心解答患者存在的疑问,鼓励患者保持康复信心。 1.2.2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延续性康复护理 1.2.2.1成立专业的MCI管理团队管理团队由医院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社区卫生院的社区护士共同组成。为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状况、用药史、过敏史等,并保证社区和医院共享资源。医院主治医生负责诊断患者的病情,并确定治疗方案。责任护士负责为患者制订具体护理方案,联系社区护士共同开展康复护理计划,并需向社区护士提供患者的信息。社区护士则负责定期监测患者病情,上门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生活及饮食照顾等干预,督促患者完成各项康复训练计划;此外,社区护士还需定期与上级医院进行沟通、联络,以汇报患者病情康复成果[2]。 1.2.2.2康复计划实施组织医院责任护士、社区护士接受专业培训及指导;了解患者实际病情及健康状况,同时确保护士护理期间注意言行举止,统一着装,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完成相关护理操作[3]。 1.2.2.3药物指导社区护士需加强对患者的药物管理,并叮嘱家属监督患者按时按量用药;耐心为患者讲解药物功效、不良反应、用药方法等内容,并在患者用药后监测其不良反应情况,一旦发生异常则需及时停药并采取对症处理。 1.2.2.4心理疏导多数患者会因疾病而出现低落、悲观、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保持热情态度为患者提供服务,多给予其安慰、鼓励、支持;嘱咐家属多给予患者陪伴、关心,协助患者保持愉悦心情。此外,可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外出郊游、看综艺、听戏曲等方式转移注意力,调节自身负面情绪[4]。 1.2.2.5生活饮食护理鼓励患者积极发展个人兴趣爱好,鼓励其参与社区集体活动;在房间内多设置扶手装置,并于地面铺防滑垫或叮嘱患者穿着防滑鞋;合理摆放常用物品,地面保持清洁、干燥,并在卧室床边增设防护栏,避免患者活动或睡眠时发生跌倒。患者外出活动时需为其提供拐杖支撑,避免跌倒发生骨折。叮嘱患者饮食需保持荤素均衡搭配,并建议患者多进食豆奶制品、瓜果蔬菜,坚持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叮嘱患者禁食辛辣、生冷、刺激性强的食物,并需戒烟戒酒[5]。 1.2.2.6认知康复训练日常指导患者进行思维、定向力、记忆力、视觉功能等训练,培养患者的思维灵活性;向患者介绍室内房间布局,并协助患者进行反复定向训练,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带领患者在户外开展视野定位训练、眼球追踪训练,或在室内使用激光笔开展眼球追踪;叮嘱家属陪同患者共同回忆过去美好事情,帮助其恢复记忆[6]。 1.3观察指标 1.3.1借助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定向力、记忆、语言、计算、注意力等维度,分值范围为0~30分;<20分即为中重度认知障碍,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越好。 1.3.2借助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自理能力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1.3.3借助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表评价两组患者的跌倒风险程度1~2分为低危,3~9分为中危,10分及以上为高危。 1.3.4统计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 1.3.5借助科室自制的问卷调查表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满分为10分,根据得分分为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 1.3.6借助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越高代 表患者不良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x±s),分]
2.2两组患者ADL评分、跌倒风险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ADL评分、跌倒风险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 分高于对照组,跌倒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ADL评分、跌倒风险评分比较[(x±s),分]
2.3两组患者满意度、跌倒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满意度、跌倒发生率比较[n(%)]
2.4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x±s),分]
3讨论 MCI是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原因在于MCI患者因认知受限、记忆混乱等原因导致其自理能力差,加上年龄大、骨质疏松情况较为严重,四肢活动灵活度较差,故发生跌倒的风险较高。为帮助患者恢复正常认知,降低其跌倒风险,临床需给予患者更多关注、照顾,并为其提供有效的护理帮助[7-8]。 延续性康复护理又称家庭康复护理,是指从院内到院外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无缝隙护理干预,并由医院、社区、家庭共同参与照顾、指导;通过制订规范化的护理方案,让患者在不同场所均能得到全面的护理服务。该护理模式的内容涉及范围较广,能引导患者树立自信、乐观的心态,并能规范、改正患者生活及饮食的不良习惯,监督患者按时、按量用药。此外,该护理模式能科学协调患者配合各项认知功能训练,逐渐恢复患者正常的认知功能,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9-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各项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跌倒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延续性康复护理有助于预防MCI患者发生跌倒,并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引导其规范生活,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邱桂花.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减少跌倒的作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9):71-73. [2]李玉环,舒挥文,王琳.认知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记忆力改善的效果评价[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0,18(3):8-10. [3]赖细琴,王金,赖文秀.延续性康复护理在预防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132-133. [4]刘婷,李欢.延续性康复护理用于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5):2168-2170. [5]王俊利.延续性康复管理对预防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跌倒的作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63-66. [6]田生秀.认知康复护理对高原地区颅脑损伤术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记忆力改善的效果评价[J].高原医学杂志,2021,31(4):31-34. [7]郭丽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9,32(6):1491-1492. [8]李建菊.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1,24(15):1363-1370. [9]朱玲玲,绳宇.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双重任务行走下步态参数特征与跌倒的关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26(4):467-471. [10]励赛赛,章雪莲.延续性护理在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20,19(6):55-57. [11]郎爽.进行性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照顾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与延续性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5):246-247. |
![]() 主管单位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广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 广东《临床护理研究》 杂志社有限公司 邮发代号 46-131 标准刊号 ISSN 2096-1685 CN 44-1755/R 地址:临床护理研究杂志社 论文投稿邮箱: lchlyjzz@163.com /可采用 在线投稿 方式 (注:严禁一稿多投!!!) 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本刊编辑部观点,文责自负,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如有出现印装质量问题,请向本刊编辑部调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