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痛人工流产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管霞 临沂市罗庄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山东临沂 276017 【摘要】目的:探讨在无痛人工流产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进行无痛人工流产的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32例)和试验组(33例)。对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对试验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心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血压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0.5h、术后1h、术后2h,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各项避孕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避孕知识掌握程度,并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关键词】无痛人工流产;综合护理干预;不良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7-1958(2023)16-0136-03现阶段,人们婚前性行为、性观念等发生了较大转变,致使意外妊娠率不断提升;而在避孕失败的补救方式中,以人工流产较为常见。人工流产期间,临床多采取静脉注射镇静药物的形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1];但因患者对麻醉药物的耐受程度存在个体差异,故患者的术中应激反应也存在差别。因此,为保障患者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临床需采取适当的护理方案。本研究旨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护理中的临床有效 性,详情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进行无痛人工流产的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32例)和试验组(33例)。参照组患者年龄23~43岁,平均年龄(32.17±1.45)岁。试验组患者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2.20±1.52)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比。全部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内容,已排除麻醉药物过敏、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接受有关检查,并在确诊后进行无痛人流干预。所有患者的麻醉药物均相同,均在术前6h禁食。 待患者膀胱排空后为其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其低流量吸氧,同时监护其各项体征指标;待麻醉成功后为患者开展手术操作。术后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并适当应用丙泊酚;待患者完全苏醒且体征稳定后,将其转运至休养室。 1.2.1对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监测患者各项体征;根据患者的认知情况开展简单的口头宣教,让患者知晓手术前后相关注意事项。同时,给予患者饮食、卫生等多层面指导。 1.2.2对试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开展综合 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2.1术前指导评估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与患者展开积极沟通,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手术流程、对策、护理要点等内容。此外,告知患者麻醉药物的使用过程、效果、安全性等信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剂量。给予患者全程陪护,针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需尽早采取对症处理,以维护患者手术期间的安全。在患者达到手术室后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同时监测患者相关体征指标,再次向患者强调术中配合要点。 1.2.2.2术中干预手术期间需协助患者保持膀胱截石位;叮嘱患者将头部向一侧偏转,并为其连接心电监护仪、氧气设备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建立静脉 通道。
1.2.2.3术后指导告诉患者手术已成功完成,减轻患者的担忧;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应向其强调术后良好作息习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调整身心状态,并保持合理饮食。指导患者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确保机体营养得到有效补充;先给予患者流质饮食,再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饮食、普食。指导患者加强保暖、防寒,预防发生感冒等情况。为患者讲解注意个人卫生清洁的积极意义;指导患者掌握会阴部清洁的正确方式。此外,告知患者在短期内避免开展性生活,同时叮嘱其在日后需做好避孕措施。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共分为优、良、 差三个等级。 1.3.2比较两组患者的副反应情况包括心动过 缓、低血压、呼吸抑制等。 1.3.3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从心率、血压两 项指标进行评价。 1.3.4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涉及焦虑、抑郁 两项评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1.3.5选取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 程度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疼痛越严重。 1.3.6比较两组患者的避孕知识掌握情况涉及避孕重要性、避孕方法等四个维度,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7.0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n(%)]
2.2两组患者副反应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副反应情况比较[n(%)]
2.3两组患者应激反应、不良情绪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心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血压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应激反应、不良情绪比较(x±s)
2.4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术中、术后0.5h、术后1h、术后2h,试验组患者的疼 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x±s),分]
2.5两组患者避孕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避孕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各项 避孕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两组患者避孕知识掌握情况比较[(x±s),分]
3讨论 人工流产属于临床终止意外妊娠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有效降低流产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相较于其他流产形式,人工流产方案有助于预防子宫穿孔、人工流产综合征等情况的发生[2]。无痛人工流产主要是借助麻醉药物减轻患者手术期间的痛感;但是,患者个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故患者对麻醉的要求、应激反应程度等也存在较大差别。为进一步提高无痛人流的安全性,手术期间还需配合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 综合护理干预涉及无痛人工流产的整个过程,能确保护理措施的全面性,同时注重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3-5]。护理期间,以患者具体情况、特征为依据,为其实施综合、优质的护理方案,可减轻患者的身心压力;协助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人工流产,可有效调节患者的生理功能。此外,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6-8]。给予患者个性化心理疏导,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关注患者术后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生命体征指标等,可确保患者手术的安全性[9]。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心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血压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0.5h、术后1h、术后2h,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各项避孕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避孕知识掌握程度,并能减 轻患者的疼痛感。
参考文献 [1]许梅芳,郭倩文,严月婷,等.以Heider平衡理论为基础的移动教育对意外妊娠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4):145-147. [2]王芬,刘爽,袁惠芝,等.子午流注低频治疗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无痛人工流产术后患者腹痛及出血的临床疗效[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22,12(3):31-36. [3]黄玉连.穴位按摩联合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无痛人工流产病人术后腹痛的影响[J].循证护理,2021,7(8): 1063-1065. [4]曲冬冬,梁亚楠,刘伟.术前心理干预对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控制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13):87-88,206. [5]吴玉兴,张密娥.探讨对无痛人工流产术女性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J].吉林医学,2020, 41(7):1746-1747. [6]崔燕.对在门诊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3): 244-246. [7]何军琴.强化心理护理对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情绪的影响价值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18(92):297,299. [8]陈玉屏.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中无痛化护理模式的应用[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 2(12):103-104. [9]徐运娇.心理护理对哺乳期瘢痕子宫无痛人工流产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7):119-120. |
![]() 主管单位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广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 广东《临床护理研究》 杂志社有限公司 邮发代号 46-131 标准刊号 ISSN 2096-1685 CN 44-1755/R 地址:临床护理研究杂志社 论文投稿邮箱: lchlyjzz@163.com /可采用 在线投稿 方式 (注:严禁一稿多投!!!) 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本刊编辑部观点,文责自负,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如有出现印装质量问题,请向本刊编辑部调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