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管理在甲状腺结节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凌丹 冯莉凡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甲状腺结节患者随访过程中采取全程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38例)和观察组(应用全程管理,38例)。比较两组患者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的SAS评分、SDS评分、ADL评分。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各项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结节随访过程中实施全程管理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 【关键词】全程管理;甲状腺结节;随访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7-1958(2023)16-0183-03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异常增殖后出现在甲状腺组织中的团块改变,属于离散型病变;多数甲状腺结节疾病并不严重,且临床症状较轻,但存在一定癌变风险,故患者不可大意[1-2]。因此,定期体检并加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管理,对预防疾病恶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4]。有研究发现,体检能方便临床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随访管理,通过加强全程随访管理能控制疾病发展进程,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在甲状腺结节患者随访过程中采取全程管理的应用效果,详情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38例)和观察组(应用全程管理,38例)。观察组中男性8例,女性30例;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48.03±3.67)岁。对照组中男性9例,女性29例;年龄27~79岁,平均年龄(48.06±3.71)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比。 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确诊甲状腺结节疾病者;(2)对研究相关内容知情并自愿加入研究者;(3)临床 资料完整且能够配合研究开展者。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恶性肿瘤疾病;(2)严重认知障碍、精神障碍无法配合研究开展者;(3)严重代 谢相关疾病、免疫功能障碍疾病。 1.2方法 1.2.1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管理护理人员嘱患者定期进行体检,同时告知其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的相关事项;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回院复查。 1.2.2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全程管理定期为患者安排随访,可借助电话、微信等随访方式,告知其疾病相关注意事项及疾病发展的危害,并向其讲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预防治疗措施。纠正患者对甲状腺结节的错误认知,避免过度放大疾病危害而导致其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告知患者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指导其学习调控自身情绪的方法。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合理的作息习惯,通过运动增强身体体质,以延缓疾病发展。加强饮食干预,综合评估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并根据指标为其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以提高管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1.3.1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分数越低提示患者的焦虑程度越轻。 1.3.2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分数越低提示患者的抑郁程度越轻。 1.3.3采取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能力涵盖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等方面,每个方面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5.0软件处理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x 2结果 2.1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x±s),分]
2.2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各项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 ADL 评分比较 [(x±s), 分 ]
3讨论 甲状腺结节主要是由于机体缺碘、正常甲状腺组织过度增生、退行性变、放射暴露史、遗传等多种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该病患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且该病存在癌变风险,故需临床及时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6-7]。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多在体检期间被发现[8],临床会根据疾病严重程度采取进一步的诊疗措施[9]。然而,相关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在发现自身出现甲状腺结节后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会对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加强甲状腺结节患者的随访管理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10]。 全程随访管理是指在患者院外康复期间对患者疾病转归采取管理及预防措施[11],即通过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平台,定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便于临床加强对患者的日常管理[12]。全程随访管理的开展能直接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联系,为其提供直接的医疗管理服务,从而延缓疾病发展进程[13]。全程管理通过健康宣教、日常生活管理等方式能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有效避免日常生活中可能对疾病造成影响的不良行为,同时利于稳定患者情绪[14]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各项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全程管理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有利于延缓疾病进一步发展,并能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与错误认知,对提高其随访管理依从性有重要作用。孙鹏[15]等研究表明,在甲状腺结节患者的随访管理中采取全程管理,有利于稳定患者体检后的情绪,减轻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继而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日常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结节随访管理中采取全程管理能缓解负面情绪,促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 参考文献 [1]程伟,陈丽艮,古琼芳.甲状腺结节在体检彩超中的检出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影像技术,2023, 35(1):48-53. [2]何雪梅,余秀萍,冯婉仪,等.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围术期护理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2):59-61. [3]乔雪,李静蔚,蔡碧娥,等.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的横断面调查[J].中国医药,2023, 18(1):47-51. [4]何红春.成都地区450例健康体检居民碘营养及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3,34(1):70-73. [5]李珍,冯桂玲,沈成万,等.闽东医院女性健康体检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4(3):288-294,321. [6]李纳,孙楠.郑州市某医院3272名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22,33(11):873-876,884. [7]黄娟娟,刘从兵,单思维,等.1974例健康体检者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J].华南预防医学, 2022,48(10):1275-1277,1281. [8]刘桂梅,崔立平,孟秀峰,等.某高校教职工健康体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主要疾病和筛查后经临床确诊的癌症结果与年龄关系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9):179-181,184. [9]伍朝春,黄政德,庞羽,等.广西地区67990例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22,43(8):930-933. [10]周咏,张斌华.安徽省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的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2022,26(8):1576-1579. [11]边海英,马超,陈思,等.甲状腺结节超声风险度评估及不同恶性风险度的动态随访评估的临床研究[J].饮食保健,2021(20):259. [12]季明,张楷,邹子鸣,等.6096例健康体检教师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2(9):1287-1293. [13]熊元七,贾填熙,梁磊.甲状腺结节患者社区随访现状调查和转诊时机的选择[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1,35(4):46-48. [14]杨茜雯,蔡旻,李玉华,等.军事飞行人员甲状腺结节超声检出情况及TI-RADS分类结果与普通健康体检人员的比较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2020,22(6):564-568. [15]孙鹏,叶艳胜,田美玲,等.全程管理在甲状腺结节患者重要体检异常值随访中的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7):56-59. |
![]() 主管单位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广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 广东《临床护理研究》 杂志社有限公司 邮发代号 46-131 标准刊号 ISSN 2096-1685 CN 44-1755/R 地址:临床护理研究杂志社 论文投稿邮箱: lchlyjzz@163.com /可采用 在线投稿 方式 (注:严禁一稿多投!!!) 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本刊编辑部观点,文责自负,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如有出现印装质量问题,请向本刊编辑部调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