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患者发生皮肤撕裂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管理吴春林1刘海景2黎沛桃3谢双娟4韦金池2 1东莞市茶山医院门诊广东东莞523380 2东莞市茶山医院内二区广东东莞523380 3东莞市茶山医院供应室广东东莞523380 4东莞市茶山医院发热门诊广东东莞52338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发生皮肤撕裂伤的危险因素,为探讨其预防管理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518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发生皮肤撕裂伤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皮肤撕裂伤的发生率为2.51%,发生部位以四肢为主。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血红蛋白、白蛋白、ST病史、Braden评分、感知、潮湿情况、活动力、移动力、营养摄入、卧床情况在ST与非ST患者中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白蛋白、Braden总分为ST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白蛋白、Braden总分是老年住院患者发生皮肤撕裂伤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注意相关因素的处理以降低皮肤撕裂伤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危险因素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anagement of skin laceration in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Wu Chunlin 1, Liu Haijing 2, Li Peitao 3, Xie Shuangjuan 4, Wei Jinchi 2 Dongguan Chashan Hospital Outpatient Room 1, Zone 2 ,Supply Room 3, Fever Outpatient Room 4 ,523380 Fund project: Dongg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Project (No.: 202050715009862) 【Abstract】Objective: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skin tearing in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and explor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methods. Methods: Select elderly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21 to March 2022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collect clinical data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kin tear injurie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skin laceration is 2.51%, mainly in the limbs. The results of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 hemoglobin, albumin, ST history, Braden score, perception, humidity, mobility, nutritional intake, and bed rest between ST and non ST patients (P<0.05); Among them, age, albumin, and total score of Braden were risk factors for ST (P<0.05). Conclusion: Age, albumin, and total score of Braden are risk factors for skin tearing in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Clinic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treatment of relevant factors t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skin tearing. 【Key words】 Elderly patients; Lacerations of the skin; Risk factors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958(2023)16-0186-04 皮肤撕裂伤(SkinTear,ST)是指由机械力(包括移除黏性敷料或胶带)造成的创伤伤口,严重程度因创伤深度的不同存在差异,但不伤及皮下组织的一种皮肤损伤[1],是老年住院患者容易发生的皮肤问题之一。文献报道显示,美国每年发生皮肤撕裂的患者达150万人[2];新加坡一项研究显示,ST的发生率达6.2%[3]。皮肤撕裂伤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疼痛,并会增加医疗费用,继而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熟悉ST的危险因素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均是临床医护工作者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旨在分析ST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ST的管理方法,详情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518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已获得东莞市茶山医 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年龄≥65岁;(2)住院时间≥24h;(3)患者或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不愿意参与本研究的患者。 1.2研究方法 收集分析患者资料。(1)一般人口学资料:住院科室、住院号、年龄、性别、住院时间;(2)疾病资料:ST病史、ST部位与分级、Braden评分、血红蛋白以及白蛋白 数值、卧床情况、进食方式、ST发生史。 ST分级以国际ST专家咨询组(TheInternationalSkinTearAdvisoryPanel,ISTAP)制定的分级系统为标准[4];Braden评分使用美国健康保健政策研究机构推荐的Braden量表[5],评分内容包括感知、潮湿、活动力、移动力、营养摄入、摩擦力、剪切力6个部分。 1.3质量控制原则 本课题的所有参与调查人员均具备5年以上的老年 病人护理经验、中级职称以上的护理人员;组织调查人员统一参加课题组的相关知识培训,并在考核达标后参加临床资料收集工作。每个科室由两名人员组队调查,保证课题实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对初步分析后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一般情况及ST的发生率 本研究共选取518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70例(52.12%),女性248例(47.87%);患者年龄65~95岁,平均年龄(70.36±8.69)岁。518例住院患者中ST患者13例(2.51%),其中男性7例(53.84%),女性6例(46.16%);ST患者年龄67~93岁,平均年龄(73.11±8.14)岁。 2.2皮肤撕裂伤发生部位及严重程度 本研究13例ST患者共发生15处皮肤撕裂伤,11例患者为1处,2例患者各发生2处。ST发生部位依次为上肢6处(40%),下肢5处(33%),躯干4处(27%);ST的严重程度分级:1a级5处,1b级3处,2a级4处,2b级1处,3级2处。 2.3ST的单因素分析 以是否发生ST为准,分析年龄、性别、住院时间、血红蛋白、白蛋白、ST病史、Braden评分、感知、潮湿情况、活动力、移动力、营养摄入、摩擦力和剪切力、卧床情况、进食方式在ST组与非ST组的差别;结果显示,年龄、血红蛋白、白蛋白、ST病史、Braden评分、感知、潮湿情况、活动力、移动力、营养摄入、卧床情况的比较差异均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ST的单因素分析
临床护理研究护理管理与教育
续表1
2.4ST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将在初步分析中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进一步做多因素Logistic分析,赋值详见表2;结果显示,年龄、白蛋白、Braden总分为ST的危险因素(P<0.05),结果详见表3。 表2因素及其量化赋值
表3ST多因素Logistic分析
3讨论 3.1ST的发病率 本研究共调查518例老年住院患者,其中ST患者有13例,发病率为2.51%;与曾映沛[5]等的研究结果(ST患病率为2.18%)相似,低于日本[6]相关机构对65岁以上老年ST患病率的结果(3.9%),高于郭艳侠[7]等的研究结果。美国相关研究提示,美国的ST发病率达14%~24%[8],分析可能与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课题组对调查人员有系统性的培训与考核、准确区分不同类型 的皮肤损伤等因素有关。另外,由于目前关于皮肤撕裂伤发病率文献报道样本量较小,不同机构、不同患者、不同病种构成等原因,皮肤撕裂伤发病率报道差异很大。 3.2ST发生部位及伤害程度 关于ST的分布部位结果显示,其发生部位依次为上肢12处(40%)、下肢10处(33%)、躯干8处(27%);ST的伤害程度分级:1a级5处,1b级3处,2a级4处,2b级1处,3级2处。分析得知,与国内[9]有关ST的分布部位的研究结果相似,ST的发生部位、伤害程度主要是四肢、2a级以上。本研究结果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也保持一致,结果提示,对于不同国家老年患者而言,ST的发生部位相似;临床针对老年住院患者需加强采取使 用四肢润滑乳、沐浴露、润肤剂等物品的护理措施。 3.3ST的危险因素分析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ST组与非ST组的各项结果提示,年龄、血红蛋白、白蛋白、ST病史、Braden评分、卧床情况在两组患者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高龄、血清白蛋白水平、患者的Braden评分可能为ST的危险因素(P<0.05)。在老年住院患者中,ST患者与非ST患者相比,年龄更大,营养状态更差,压疮风险高,这与国内赵小红[10]的研究结果相同。另外,国内学者郭艳侠[11]等对全国14所三甲医院的18806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年龄、性别、ST发生史等8项变量为ST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性别、Braden评分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蒋琪霞[12]等的研究表明,压力性损伤(PI)风险高、低蛋白血症两项指标均为ST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低蛋白血症这一危险因素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澳大利亚[13]的一份报告提示,在老年护理中心居住者中,ST病史、皮肤紫癜、
跌倒史、性别为男性老年人发生ST的危险因素,与本研究结果不同;结果说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ST的危险因素存在一定区别[14]。近年来研究显示,80岁以上的人群更易发生皮肤撕裂,可能与高龄患者的真皮、皮下组织丢失较多,表皮更为单薄,皮肤干燥易导致脆性上升等因素有关,增加了老年人发生慢性皮肤脆弱性疾病的概率[15-16]。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白蛋白水平是ST的危险因素,提示白蛋白越低,ST发生概率越高。分析得知,白蛋白水平越低,意味机体营养状态越差,机体未有充足营养和水分维持机体活性,使皮肤的弹性韧性降低,增加了ST的发生风险[17]。Braden评估量表是压疮风险评估的常用工具。本研究结果显示,单因素分析中Braden评分、感知、潮湿情况、活动力、移动力、营养摄入方面的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den评分是ST的危险因素,与华皎等[18]的研究结果不同,提示Braden评分在ST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不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目前临床对于ST的评估尚未形成一套系统性的评估标准,且ST在我国发生率低,医护人员认识程度不足,对ST发生的重视度较低,这就要求科技工作在未来形成完整的ST预防、评估和管理系统。本研究缺乏多中心研究,样本量有限,因此研究的代表性不足,研究对象的代表性也受到影响,多中心、大量本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VANTIGGELENH,LEBLANCK,CAMBELLK,etal.Standardisingtheclassificationofskintears:validityandreliabilitytestingoftheInternationalSkinTearAdvisoryPanel(ISTAP)ClassificationSystemin44countries[J].BrJ Dermatol,2020,183(1):146-154. [2]LEBLANCK,BARANOSKIS.Skintears:stateofthescience:consensusstatementsfortheprevention,prediction,assessment,andtreatmentofskintears[J].AdvancesinSkin&WoundCare,2011,24(9):2-15. [3]CHANGYY,CARVILLEK,TATAC.TheprevalenceofskintearsintheAcutecaresettinginSingapore[J].InternationalWoundJournal,2016,13(5):977- 983. [4]ANONYMOUS.Pressureulcersinadults:Predictionandprevention.Agencyforhealthcarepolicyandresearch[J].JETNurs,1992,19(5):176-180. [5]曾映沛,吴妙莉,梁彩怡,等.住院病人皮肤撕裂伤危险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18,16(10):1252-1254. [6]KOYANOY,NAKAGAMIG,IIZAKAS,etal.ExploringtheprevalenceofskintearsandskinpropertiesrelatedtoskintearsinelderlypatientsatalongtermmedicalfacilityinJapan[J].IntWoundJ,2014,13(2):189-197. [7]郭艳侠,蒋琪霞,张玉红,等.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的现况分析及其护理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 2016,51(2):167-171. [8]LEBLANCK,CHRISTENSEND,COOKJ,etal.Prevalenceofskintearsinalongtermcarefacility[J].J WoundOstomyContinenceNurs,2013,40(6):580-584. [9]甘秋萍,卢柳霞,吴春林,等.抚触护理结合自然照护技术预防老年患者皮肤撕裂伤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2,22(1):63-66. [10]赵小红.老年住院患者发生皮肤撕裂伤相关因素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2):118-120. [11]郭艳侠,蒋琪霞.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的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8):13-17. [12]蒋琪霞,唐永利,洪艳燕,等.50所医院老年患者皮肤损伤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9):1105-1112. [13]RAYNERR,CARVILLEK,LESLIEG,etal.Ariskmodelforthepredictionofskintearsinagedcareresidents:aprospectivecohortstudy[J].IntWoundJ,2019,16(1):52-63. [14]蒋琪霞,郭艳侠,江智霞,等.三级医院中皮肤撕裂伤预防现况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22(24):3410-3414. [15]蒋琪霞,唐永利,展颖颖,等.老年患者皮肤撕裂伤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2,37(5):34-37. [16]冯留群,胡宏鸯.老年人皮肤撕裂伤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2,36(2):245-248. [17]刘立华,钟桂兴,卢亚运.全身麻醉手术病人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J].全科护理,2021,19(19):2601-2607. [18]华皎,解怡洁,蒋琪霞.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现患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 22(24):3415-3418. 基金项目: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050715009862。
|
![]() 主管单位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广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 广东《临床护理研究》 杂志社有限公司 邮发代号 46-131 标准刊号 ISSN 2096-1685 CN 44-1755/R 地址:临床护理研究杂志社 论文投稿邮箱: lchlyjzz@163.com /可采用 在线投稿 方式 (注:严禁一稿多投!!!) 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本刊编辑部观点,文责自负,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如有出现印装质量问题,请向本刊编辑部调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