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研究杂志

5E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研究


5E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研究

任江丽

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贵阳   550025

【摘要】目的:观察5E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2022年7月在护理学院学习《中医护理学基础》的6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教学组,每组30名。对参照组护生应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对教学组护生则以5E教学模式为依据应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教学。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生的共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技能成绩及笔试成绩。结果:教学组护生的各项共情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组护生的各项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组护生的拔罐成绩、刮痧成绩、笔试成绩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护理实验教学中应用5E教学模式可帮助护生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同理心及学习能力,

值得推广借鉴。

【关键词】5E教学模式;中医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7-1958(2023)16-0196-03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众对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中医护理业务技术在疾病防治、护理、医疗保健等方面均发挥着特殊作用。中医护理基础是我院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主要是学习中医药基础理论相关知识、中医护理原则、中医药常见操作技能医学护理及保健维护[1]。但是,护生普遍认为中医知识模糊,难以结合实际,且学习以静态传授为主,缺乏个性化发展,导致护生的独立思维、问题探索等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2-6]。因此,本研究探讨将5E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效果,详情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护理学院学习《中医护理学基础》的6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教学组,每组30名。参照组中男性19名,女性11名;年龄17~23岁,平均年龄19.39±1.96)岁。教学组中男性12名,女性18名;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19.21±1.29)岁。两组护生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研究可比。

1.2方法

教学内容涵盖拔罐、刮痧、艾挺、蜡疗、耳穴压豆等传统中药治疗技术运用方法。

1.2.1对参照组护生应用传统教学模式。

1.2.2对教学组护生按照5E模式各个层次的教学方法设置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1.2.2.1活动过程课程期间以护生已有的专业知识、生活实践为背景,设计适合护生的课程,利用网络平台推出活动或知名人士及国内外友人的中医药保护行动,以激励护生对中医药保护社会效果的认可与自豪感,以增强护生的学习兴趣。

1.2.2.2研究过程根据已公布的故事、数据、案例等展开小组讨论,并组织护生尝试解决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给予护生一定引导或提示,同时叮嘱护生需聆听其他同学的讨论报告,以培养护生小组共同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

1.2.2.3解释阶段由老师设置中医临床应用护理情景,根据实际情况或随时发生的操作问题与护生进行实时沟通;引导护生表达自身想法,同时引导护生注重在操作过程中与医患进行人文关怀方面的交流,从而训练护生的移情力。

1.2.2.4详细说明过程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同伴协助练习等手段,强化护生的临床观念,培养护生的团体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及移情技能。

1.2.2.5能力评估工作老师根据干预前后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能力测评,帮助护生分析操作流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护患沟通方法、辩证理解思维能力、逻辑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同时,协助护生通过换位思考建立思维能力,同时需注重能力评价工作,增进与教师、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以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此外,老师也可通过护生的意见反馈,及时改进或优化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持续改善教学效果。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护生的共情能力包括总成绩、观点采择、情感管理、换位思维等维度。

1.3.2比较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总成绩、学习合作意识、信息收集意识、自我管理意识等维度。

1.3.3比较两组护生的实践技能成绩、笔试成绩实践技能包括拔罐、刮痧。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利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生共情能力比较

教学组护生的各项共情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两组护生共情能力比较[(x±s),分]

组别

n

总成绩

观点采择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参照组

40

88.46±5.97

89.57±8.21

43.92±4.68

44.02±4.79

教学组

40

88.63±9.16

94.13±9.64

44.01±5.39

46.96±5.37

t


0.054

2.596

0.415

2.913

P

0.948

0.001

0.692

0.001

组别

n


情感管理


换位思维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参照组

40

33.25±4.01

34.19±3.74

11.21±1.58

11.01±2.25

教学组

40

33.54±5.98

40.94±6.78

10.69±1.51

11.89±1.24

t


0.196

7.416

1.364

2.213

P


0.839

0.001

0.172

0.001


2.2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

教学组护生的各项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x±s),分]

组别

n

总成绩

学习合作意识

干预前干预后

干预前干预后

教学组

40

87.89±1.3992.45±1.04

22.83±3.1625.33±4.29

参照组

40

87.52±1.3388.59±1.26

22.67±3.4622.76±4.26

t


1.0223.421

0.5682.762

P


0.1250.001

0.5850.001

组别

n

信息收集意识

自我管理意识

干预前干预后

干预前干预后

教学组

40

33.49±5.338.81±4.52

30.52±2.6132.46±3.21

参照组

40

33.85±5.134.13±4.17

30.89±3.3830.49±3.46

t


0.3542.917

0.6193.369

P


0.7230.001

0.5370.001


2.3两组护生实践技能成绩、笔试成绩比较

教学组护生的拔罐成绩、刮痧成绩、笔试成绩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组别

n

拔罐成绩

刮痧成绩

笔试成绩

参照组

40

82.93±5.18

89.69±3.73

72.41±11.72

教学组

40

87.27±4.36

92.25±2.71

76.32±7.37

t


2.918

3.354

2.917

P


0.001

0.001

0.001

3讨论

“中医护理基础”教学目标是使中医药护理专业学生掌握中医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护生中医证候分化治疗的临床思维和实践技能[7-9]。而实验教学是中医护理学生从理论学习到中医护理临床实践的联系,是培养中医护理学生临床工作能力的关键枢纽,对提高其中医护理临床能力至关重要[10]

基于上述教学问题,本研究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出发,在参与和探究阶段,按照案例教学法或PBL教学法,建立思维问题,护生不仅可以在讨论过程中探索知识,还可以通过预先设计的教学会议进行小组讨论,让护生“说话”及相互学习,有效地在讨论过程中增加小组成员人[11];规避实验课时间短、护生思维不好、机械操作简单的缺点,旨在提高中医护理理论临床应用知识,提高护生成绩单测试和操作绩效;在详细解释阶段,教师通过与护生社会化模拟的临床患者直接沟通和临床操作,提高护生的移情能力,使护生在模拟过程中感受到患者的痛苦和心理变化;在评估阶段,让护生作为参与者进行评估,有利于提高护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12]。本研究结果显示,教学组护生的各项共情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组护生的各项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组护生的拔罐成绩、刮痧成绩、笔试成绩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5E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护理实验教学,能帮助护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并能提高护生的同理心、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宋连鹏,周丽,艾娉婷.“5E”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通报,2021(6):100-102.

[2]王悦悦,陈玥,魏凌.5E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学中的应用——以“光的反射”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2(14):12-14.

[3]赵生龙,杨珠燕.5E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2):66-67,70.

[4]张燕春.基于5E教学模式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21,46(2):22-24.

[5]孙新,张勇.应用5E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20):28-29.

[6]谢梦逸,矣昕宝.5E教学法在彝族地区中学“声现象”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通报,2020(12):62-64,67.

[7]刘向荣,朱春江,姚新.5E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22,43(6):1722-1725.

[8]甘纯.5E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1(13):201-202.

[9]陈坤,韦和平.5E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为例[J].新教育(海南),2021(25):51-53.

[10]于立荣.“5E”教学模式在《用药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人物,2022(21):202-204.

[11]汪涛,戴文远,陈庆颖.5E教学模式在地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河流地貌模拟实验为例[J].地理教学,2019(20):4-7.

[12]颜丽霞.5E教学环在《护理学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9(1):95-97.


作者简介:任江丽(1980—),汉族,贵州贵阳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工作为骨科护理。


ABUIABAEGAAg7YqIlwYonNK0uQQwxgM4_wQ

主管单位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广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   

    广东《临床护理研究》 杂志社有限公司

邮发代号   

    46-131

标准刊号 

    ISSN 2096-1685

    CN 44-1755/R

联系方式

地址:临床护理研究杂志社

论文投稿邮箱: lchlyjzz@163.com /可采用 在线投稿‍ 方式

(注:严禁一稿多投!!!)

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本刊编辑部观点,文责自负,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如有出现印装质量问题,请向本刊编辑部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