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 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办单位: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出版单位: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总 编: 车东林 电 话: 023-63416211 联系邮箱:yywszzsbjb@yeah.net 地 址: 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 18 号上丁企业公园 邮 编: 401121 国际刊号: ISSN 1671-5535 国内刊号: CN 50-9205/R 法律顾问: 闫 军 本刊声明 本刊版权归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所有。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均视为作者同意刊载以及同意在本刊合作的数据库及互联网站传播。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 |
浅析健康教育临床模式在门诊优质护理中的实践应用浅析健康教育临床模式在门诊优质护理中的实践应用 周蓉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广东广州510440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在门诊优质护理过程中加强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门诊病历系统中共选择出自2023年1月-2023年12月范围内所收治的患者42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210例,分析数据结果。结果健康干预前,两组患者对于健康相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情况基本一致(P>0.05),实施干预后,两组的健康知识评分均有所提高,无论是在疾病知识、治疗知识、护理知识、康复知识还是药物使用知识及饮食健康知识等方面,研究组掌握程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距明显(P<0.05);同时研究组内对于健康教育满意程度普遍较高,处于十分满意与满意级别的患者居多,总满意率达到98.57%,而常规组中处于不满意级别的患者相对较多,总满意率为81.9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距明显(P<0.05)。结论针对临床门诊患者来说,将健康教育临床模式积极应用于优质护理过程中能够取得确切的疗效,不仅有助于拓展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其健康知识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少门诊等待时间,提升门诊满意度,值得临床加大应用力度。 关键词:健康教育;临床模式;门诊优质护理;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生活质量以及水平的提升,对健康问题也越发的看重。对于临床门诊来说,疾病类型十分繁杂,就诊人数日益增加,无疑会加重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使护理质量下降,导致门诊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受到制约[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知识的学习,期望能够有效防治疾病,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因此在门诊优质护理中探索出一种科学高效的健康教育模式至关重要。健康教育临床模式主要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健康教育小组给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咨询、指导与服务,旨在帮助患者树立健康意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规避影响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从而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水平[2]。基于此,本次研究从门诊优质护理角度出发,综合分析应用健康教育临床模式的实际效果,以下为具体报道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门诊病历系统中共选择出自2023年1月-2023年12月范围内所收治的患者420例,分为两组各210例。常规组中包含有120例男性与90例女性,最小年龄与最大年龄分别为20岁-76岁,均值(43.68±2.37)岁;研究组中包含有116例男性与94例女性,最小年龄与最大年龄分别为19岁-76岁,均值(44.07±2.62)岁。选择专业的软件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年龄、性别等)展开检测发现并无差异,能够用于临床对比试验(P>0.05)。 纳入标准:①均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及语言表达能力,且能够对自身感受进行主诉者;②临床相关资料完整无误者。 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病史或认知、意识等方面障碍者;②因意外事故中途停止研究者。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一般健康教育:①护理人员详细且耐心地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或治疗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以消除其内心的担忧。②在门诊等待区域内适当摆放上健康教育手册,主要记载临床门诊常见的疾病知识,以供患者在等待期间进行阅读。③对于门诊患者定期做好随访工作,通过电话询问患者的病情症状及身体情况,及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和建议,这样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研究组应用健康教育临床模式,相关操作如下:①组建健康教育小组:小组内应当包含医生、护士、药师、营养师等相关专业人员,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除了拥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及临床实践经验以外,还必须具备健康教育知识、水平与技能,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且系统的护理服务[3]。定期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训,重点从健康教育理论、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及健康教育方式等方面入手,提高小组成员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养。同时,小组可以建立相应的资源库,收集整理有效的教育材料,以提供科学可靠的健康教育知识;并定期对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进行评估,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及时作出针对性的改进与调整,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与效果。②构建完善的健康教育计划:在构建教育计划之前需要责任护理人员提前和患者进行沟通,要让患者了解到相关的健康知识,然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情况作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为后续的指导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小组需根据目标设定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包含健康知识、技能及行为等,每位成员均需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任务,确保落实到个人[4]。③加强开展门诊健康教育:对于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需根据其病情与需求提供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在日常交流过程中注重了解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及自我管理情况;采用面对面讲解、发放健康手册、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确保健康手册的易懂性与实用性,除了在门诊大厅或诊室内进行提供以外,还可以让患者带回家,以供随时翻阅。同时,应定期组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鼓励患者和家属积极参与,邀请专家对疾病知识进行讲解,纠正患者不正确的认知,并在讲座中强调调整生活方式及掌握自我健康管理技巧的重要性,使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提高其健康素养。针对自身疾病十分担忧且出现负面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实施健康教育,正确地讲解相关疾病的内容,要在患者从心理降低抵触情绪,并且做好健康教育的疏导,并做好干预准备,同时还可以让患者了解到一些相关的成功案例,这样也能够缓解患者的忧虑,以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能够正确对待病情,保持良好的态度进行治疗。此外,正确指导患者进行用药,详细告知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嘱咐不可出现私自换药、停药或更换药物剂量等情况,如果身体出现不适,需立即进行就医,切勿拖延。④注重日常生活及饮食:从日常生活及饮食方面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包含健康饮食的基本原则、合理膳食结构、营养素的作用和摄入量等,使患者了解不同食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教授患者如何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来维护健康。全面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改善计划,比如对于高血压患者,指导采用低盐饮食,掌握正确的血压测量方式。护理人员需注重纠正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嘱咐多食用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尽量减少饮食中的盐分和糖分,合理控制每餐的摄入量,强调戒烟限酒的重要性,使患者知晓健康饮食的原则和技巧,从而提高其健康管理水平[5]。另外,指导患者日常中适当开展运动锻炼,可以选择慢走、跳操、打太极拳、爬山等运动,增强自身抵抗力与免疫力,每日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切勿过度劳累,劳逸结合,以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⑤院外健康教育延续:可以利用网络和移动技术为患者开展远程健康教育,通过在线问诊、健康App或微信等方式了解患者病情的好转程度,检测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实施情况,向患者提供定制化的健康教育信息和服务;并与患者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意识,使其日常生活行为得到有效规范。 1.3观察指标 ①健康相关知识了解情况。 ②健康教育模式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研究所得数据经由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SPSS23.0进行处理,采用(灭±s)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进行检验,使用X2检验技术资料,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健康相关知识了解情况比较 通过观察表1能够得出,健康干预前两组对于疾病知识、治疗知识、护理知识、康复知识、药物使用知识及饮食健康知识等的了解程度均较为相似(P>0.05),而实施健康教育后虽均得到提高,但相比于常规组,研究组各方面的了解程度显著更高,差距明显(P<0.05)。 2.2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满意程度比较 详见表2所示。 3讨论 健康教育临床模式是近年来新兴的护理模式,是门诊优质护理的有机部分,主要是将健康教育与临床模式相结合,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且系统的健康教育
- 表1两组患者的健康相关知识了解情况比较(X±s)
服务。从传统的门诊护理来看,健康教育的整体效果较差,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足、教育时机不当、宣教内容不够全面、教育手段单一等问题,加上部分护理人员把健康教育当成普通任务,宣教流于形式,未能够真正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得健康教育难以落到实处[6]。考虑到门诊患者具有流动性大、疾病类型多、检查和用药种类繁多等特点,并且患者在门诊时间有限,医务人员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不仅对医务人员专业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还会给健康教育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在门诊优质护理过程中,必须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加强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模式,积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宣教手段,充分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健康教育临床模式的关键在于纠正患者的不健康行为习惯,增强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使其能够主动采纳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行为方式,从而为提高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7]。 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护理模式在实践中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相关研究显示,将门诊健康教育与临床模式进行有机结合能够使护理人员有组织、有目标地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规避传统健康教育的盲目性与随机性[8]。通过临床实践能够发现,健康教育临床模式的开展对于护理人员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方面能够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巩固,使其综合护理能力与水平大幅提高,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信心,从而为门诊优质护理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升护理质量。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健康干预前两组患者对于健康相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情况基本一致(P>0.05),而实施干预后,研究组各方面的掌握程度均显高于常规组,差距明显(P<0.05);且研究组的健康教育模式总满意率达到98.57%,相比于常规组的81.90%显著更高,差距明显(P<0.05)。在门诊中,护士可以通过询问患者的健康知识,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如慢性病管理、营养饮食、药物使用等,帮助患者理解疾病、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水平和疾病类型,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例如,对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以提高教育效果。健康教育临床模式有助于推广预防性健康知识,增加疫苗接种的意识,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从而提升整体社区健康水平另外,与常规的护理方式不同,健康教育临床模式十分注重对患者的随访,通过与患者建立长效机制能够确保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推动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临床模式在门诊优质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健康素养,促进其积极参与自身健康管理,同时增强医患沟通,提升护理质量。虽然在实践中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健康教育已成为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加大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敏芬.健康教育临床模式应用于门诊优质护理中的价值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 志,2018,6(10):2. [2]戴丽敏.优质护理临床模式在特需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评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8):2. [3]孙红梅.优质护理服务在妇女保健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J].妇儿健康导刊,2023,2(9):123-125. [4]李羽芳.全程健康教育在产科门诊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东方药膳,2021(010):218. [5]杨素芬.全程健康教育在妇产科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12). [6]李卫玲.健康教育临床模式表应用于产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20,020(067):286-287. [7]向娜.优质护理在门诊导诊咨询工作中的应用[J].特别健康,2021(31):209-210.
收稿日期:2024年08月22日 作者简介:周蓉(1981—),女,汉族,湖北赤壁人,主管护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护理学(重症医学科、门诊部客服中心)、医学伦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