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医药卫生杂志【唯一官网】
医药卫生杂志
Y I   Y A O   W E I   S H E N G

主       管: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       办: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国内刊号:CN 50-9205/R 国际刊号:ISSN 1671-5535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
期刊介绍
ABUIABAEGAAg0v6fugYoyLjV5AMwggg4ugo

主管单位:

       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办单位: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出版单位: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总        编: 车东林

电        话: 023-63416211

联系邮箱:yywszzsbjb@yeah.net

地        址: 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

           18 号上丁企业公园

邮         编: 401121

国际刊号: ISSN 1671-5535

国内刊号: CN 50-9205/R

法律顾问: 闫 军


本刊声明

         本刊版权归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所有。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均视为作者同意刊载以及同意在本刊合作的数据库及互联网站传播。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

系统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联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及自护能力评分研究

系统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联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及自护能力评分研究

赵丽琴

涉县肿瘤医院,河北邯郸   056400

摘要:目的针对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医嘱遵从、满意度和自我保健能力,通过系统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在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挑选了138名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患进行试验。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他们均匀地分成了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接受的是日常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的患者接受的是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来研究他们的期望水平、自我调节行为和心绞痛发生情况有何异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观察组采用系统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希望水平、自我管理行为、心绞痛发生情况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采用日常常规护理后的效果。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系统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增强其希望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等症状。

关键词:系统化;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冠心病心绞痛中图分类号:R47

近年来,因为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导致各种慢性疾病如冠心病等的患病率逐渐增加。在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它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阻塞、急性心绞痛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有效控制,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根据临床研究显示,如果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情、运动和饮食习惯不佳的话,会对症状管理造成不良影响。然而因为绝大多数患者对病情了解不够透彻,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烈,所以很难长时间保持良好的情绪、生活和饮食习惯,这样就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加剧症状。因此,医师们认为,对于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来说,除了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还要给他们提供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更多关于健康的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这样可以提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在心脏内科接待了138名患有冠状动脉心绞痛的患者,对他们进行了心理关怀和健康宣教,效果非常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3年7月到2024年7月,挑选了138名患有冠


心病心绞痛的病患进行试验。通过随机的方法将他们均匀地分成了两个小组,一个是对照组,另一个是观察组。对照组包括69名患者,其中男性34人,女性35人,年龄在45岁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35±2.35)岁。观察组有69名患者,包括男性33人,女性36人,年龄在47岁到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56±2.65)岁。138名患者的年龄、病程等数据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患者接受日常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会给与患者一定的饮食指导与运动指导,并在住院期间密切监测患者健康状况的变化[2]

观察组:(1)对新住院患者进行综合数据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和认知能力,有针对性地实施系统化心理护理与就健康教育。(2)健康教育:为了改善以往过度依赖口头宣教的教育模式,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前组建有效的健康教学管理团队。专家组应针对患者的年龄,了解患者的身体特征、行为习惯、治疗需求等,制定贴近患者需求的康复教育计划。通过现场讲座、PPT图片、一对一健康问答互动、发放健康指导手册等多种方式,增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认识[3]。包括了解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护理方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从而提高患者的预防能力。同时,护理小组应关注患者的具体情况,协助他分析和纠正可能使疾病恶化的不良生活方式,并根据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标准为患者定制分步、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在饮食干预阶段,监测患者每餐的盐和糖摄入量,以确保提供必要的营养,同时保持健康的饮食,控制疾病恶化的风险,协助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此外,护理人员在实施医疗护理时,还需要指导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自行制定相应的运动锻炼计划,严格遵守运动量、时间和强度的限制,确保患者达到劳逸结合的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及抵抗力[4]。随后,护理人员必须发挥专业技能,重申规律定量用药对控制病情进展、缓解病情恶化的关键作用,同时告诫患者切忌随意调整用药剂量。通过健康教育,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治疗方法和预测效果,同时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认知能力和受教育程度,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考虑到每个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选择合适患者的沟通交流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5]。(3)系统化心理护理:由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自身病情不了解、治疗费用较高、治疗效果的不确定以及担心给亲属和后代带来负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往往会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及紧张心理,加重了患者的身体不适,还可能使病情恶化。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充分评估和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个体心理特点和当前状态,规划和实施适当的心理疏导计划。在护理过程中,如护理人员可采用放松音乐疗法、深呼吸放松疗法、转移注意力等方法,使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减轻精神压力和消极情绪,并进行心理诊断和护理干预[6]。在与患者交谈时,护理人员应提供更多的支持、鼓励、指导和陪伴,以确保患者感到自己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安慰和激励,多与患者聊一些乐观的话题,以减轻其心理紧张。进一步,护理人员还应引导患者家属,平时多陪伴和关心患者,给予鼓励,避免在患者面前表露负面情绪,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改善[7]

1.3观察指标

1)对照组与观察组希望水平进行比较;

2)对照组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比较;

3)对照组与观察组心绞痛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与观察组希望水平进行比较

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希望水平数据指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数据指标,见表1。

2.2对照组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比较

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数据指标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数据指标,见表2。

2.3对照组与观察组心绞痛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情况,见表3。


1对照组与观察组希望水平进行比较

组别

例数

亲密关系(干预前)

亲密关系(干预后)

生活态度(干预前)

生活态度(干预后)

积极行动(干预前)

积极行动(干预后)

观察组

69

7.20±1.05

11.11±2.06

7.35±1.43

11.90±2.76

7.57±1.49

11.78±2.02

对照组

69

7.23±1.04

9.23±2.10

7.32±1.41

9.00±2.37

7.54±1.45

8.09±2.44

t值







7.572

P值







0.007

2对照组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比较

组别

例数

服药依从性(干预前)

服药依从性(干预后)

康复锻炼情况(干预前)

康复锻炼情况(干预后)

中医保健(干预前)

中医保健(干预后)

观察组

69

7.23±1.06

11.54±1.75

8.79±2.14

13.00±2.46

7.00±1.16

11.12±1.78

对照组

69

7.26±1.04

9.44±1.61

8.74±2.17

10.09±2.55

7.05±1.14

9.42±1.23

t值







3.865

P值







0.004


3对照组与观察组心绞痛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组别

例数

疾病认知程度(干预前)

疾病认知程度(干预后)

心绞痛发作情况(干预前)

心绞痛发作情况(干预后)

治疗满意度(干预前)

治疗满意度(干预后)

观察组

69

57.87±7.05

78.45±7.32

61.11±7.84

77.90±7.57

62.22±7.47

79.90±7.57

对照组

69

57.95±7.12

70.09±7.44

61.15±7.85

72.20±7.12

62.28±7.43

73.32±7.09

t值







13.763

P值







0.015


3讨论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的增多,人口老龄化的加深,目前,冠心病心绞痛在医院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类疾病不仅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对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在医院护理中,为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维持心功能稳定,改善预后,常对该类患者进行药物干预。医学研究指出,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辅以适当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传统的护理方法通常包括症状、药物管理、生活指导和康复护理。这些方法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表现,增强药物疗效,但在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减轻患者负面情绪和心理负担、增强患者对病情的全面了解等方面效果有限,显示护理工作深度缺乏广度。系统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是创新护理措施的核心部分。该方法提出在考虑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具体情况、年龄差异、护理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开展多元化、创新性的疾病及医学相关知识教育,拓宽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和策略,丰富教育内容,增强教育效果[8]。这样做,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了解,规范患者的日常生活模式,引导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增强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而有助于改善预后。在此基础上,系统的心理护理旨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运用个性化、多样化的心理减压方法,帮助患者以科学、客观的态度治疗疾病,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和护理干预,减少患者的消极心理和情绪问题,为促进患者康复做出贡献[9]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多伴随胸腔间压榨性疼痛,严重者会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这些患者通常情绪低落,对自己的病情了解不足,久而久之形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此外,这些患者多为老年人,思维较为僵化,导致传统的健康教育效果不明显,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都不理想。研究称,这些患者的心理状况可能会影响治疗的效果,但这在日常护理中往往被忽视。因此,重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是促进其康复预后的关键。有证据表明,对这些患者进行适当和有效的护理将大大有利于疾病的治愈,并显着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10]

冠心病心绞痛在老年人群中较为普遍,因为他们的心理较为脆弱,面对不断增加的心理压力。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这些患者提供全面的心理照顾和健康建议,不仅可以促进他们对疾病的认识,还可以帮助减轻他们的负面情绪。经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总结,可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以弥补以前健康教育在内容和方式上的不足,确保其能够快速更新,保持时效性。患者在接受冗长而繁琐的治疗过程中,会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导致医疗服从性下降,对康复造成严重不利影响。系统心理护理的途径很丰富,例如让患者分享经验、提供社会支持、引导患者进行身心放松训练等,这些途径都能有效地帮助患者减轻不良情绪。根据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有很大的益处,可以协助他们调整心态,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以患者为核心进行心理疗法,不仅可以协助患者发现自身的潜力,还可以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决心,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事实上,心绞痛患者常常难以自主管理疾病,这会导致病情恶化。健康指导可以协助患者认识心绞痛的缘由和症状,传授应对措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疾病。在规划健康教育方案时,需明确重点传达的信息,然后设计相关的教育图表资料,以确保内容的一致性。升级护理员的技术培训,有助于提高责任护理员的学历水平。同时,利用网络和实体资源,构建教育体系,使患者持续获取视觉资讯,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随着网络时代健康教育需求的改变,当代健康教育方向也在持续演进,能更好地满足各类人群的独特需求。对于心理状态不佳的患者,提供充分的家庭和社区支持至关重要。需要更多地与患者沟通互动,帮助他们放松心情,例如接受推拿按摩,以确保他们身心健康。针对那些个体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通过影响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的相互作用,来促进内啡肽的分泌,减缓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帮助患者建立心理防御机制,纠正不良心态。

结合上述讨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将系统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可以使患者取得更明显的护理效果。这种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识,促进患者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优化患者的心理健康,纠正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于蕾.系统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2023,17(01):31-33,37.

[2]钟淑敏,刘竹芬.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2,10(32):138-140.

[3]刘婵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2022,26(18):70-72.

[4]孙雪,孙娜娜,李明.系统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分析[J].心理月,2022,17(04):176-177,186.

[5]李明楠,黄慧娟,刘志强,等.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2021,34(10):1564-1566.

[6]黄艳丹,黄金兰,郑素虹.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2021,16(14):127-128.

[7]夏玫琪,唐春月,江玉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J].人人健,2021(12):92-93.

[8]朱志霞.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21,16(09):122-123.

[9]张路,刘楚.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中医,2021,50(01):351-352.

[10]严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观察分析[J].心理月,2020,15(19):190-191.

收稿日期:2024年08月19日

作者简介:赵丽琴(1981—),女,汉族,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为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