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 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办单位: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出版单位: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总 编: 车东林 电 话: 023-63416211 联系邮箱:yywszzsbjb@yeah.net 地 址: 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 18 号上丁企业公园 邮 编: 401121 国际刊号: ISSN 1671-5535 国内刊号: CN 50-9205/R 法律顾问: 闫 军 本刊声明 本刊版权归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所有。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均视为作者同意刊载以及同意在本刊合作的数据库及互联网站传播。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 |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结合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对其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舌压抗阻反馈训练结合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对其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张楠 丁晶通讯作者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 江苏苏州215163 [摘要]目的:探究与讨论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开展舌压抗阻反馈训练结合中医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择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间本院康复医学科接收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抽签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研究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仅开展中医康复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统计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生活质量(SF-36)、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半年后,统计分析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分析并对比FOIS、SF-36评分,研究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且研究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6%,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开展舌压抗阻反馈训练与中医康复护理结合干预方式,不仅能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还能提高患者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有利于提升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舌压抗阻反馈训练;中医康复护理;结合干预;并发症;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脑血管疾病频发且发病率逐年提高[1]。脑卒中作为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症,通常会伴随偏瘫或言语障碍或吞咽功能等。资料显示,伴随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发病率在27%-85%之间,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进食,长此以往也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利于患者早日康复[2]。目前,临床通常在采取相应治疗后进行康复护理。中医康复护理主要是从中医的角度进行饮食、运动等干预,但因其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作用有限,还需结合其他护理方式进行改善[3]。舌压抗阻反馈训练主要是通过锻炼患者口腔内的相关肌肉群从而改善吞咽功能。本次研究以5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与讨论开展舌压抗阻反馈训练与中医康复护理结合干预的临床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间本院康复医学科接收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50例,按照随机信封抽签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研究组(n=25)与对照组(n=25),本次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获得许可,两组基础资料见下表1。 表1 两组基础资料(±s/n)
注:两组的基础资料均无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医院检查确认患者吞咽困难(洼田饮水实验评定为Ⅲ级及以上);(2)意识清晰。 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严重损伤;(2)聋哑患者;(3)意识不清;(4)有焦虑或抑郁等精神疾病;(5)生命体征不稳定。 1.3方法 对照组开展中医康复护理:(1)情志干预:指导患者学会分散注意力,将关注的焦点移至其他方面,可通过拍球、散步、书法、太极拳、舞剑等进行分散;了解让患者忧心的事项,并设身处地的为其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助其打开心结,避免气机郁结、忧思过度;(2)饮食干预:叮嘱患者食用清热解表的食物,忌食膏粱厚味的食物;(3)针灸:取患者的廉泉穴、咽四穴及两侧通里穴进行常规消毒并进针,当患者有疼痛的感觉时终止进针,留针时间为3天,每隔3天进行一次换针,注意进针部位应进行消毒处理,避免感染。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此训练每隔五天进行一次,每次的训练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具体的训练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依次如下:(1)告知患者练习声带闭合,即深吸气3秒钟待声门紧闭后忽然打开声门并进行发长音练习,再进行喉部上抬运动;(2)用棉签蘸取纯净水在患者的舌根、软腭及咽后壁处涂抹刺激,进行吞咽练习;(3)在患者的中舌三分之一处放置舌肌康复器的球囊,抵住球囊给予舌头的压力进行伸收舌及绕唇运动,随后将球囊放置在两唇中间,练习收颊吮吸动作及球囊反复被牙齿咬嚼的动作。 1.4观察指标 (1)并发症: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出现营养不良、呛咳、噎食、吸入性肺炎。 (2)FOIS:用于评估和反映患者的吞咽功能,分数范围[0,5]分,患者的吞咽功能越好反应在量表上即FOIS得分越高[4]。 (3)SF-36:从患者的躯体、心理及情感、社会关系等维度进行评估和反映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评分范围[0,100],分数高低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低,生活质量越高反映在量表上即患者的SF-36评分越高[5]。 (4)PSQI:通过多维度评估并反映患者的睡眠情况,具体涉及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以及日间功能,每个维度的评分范围[0,21],总分范围[0,84]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好反映在量表上即PSQI总分越低[6]。 (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护理半年后,经洼田饮水实验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分级在为Ⅰ级,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持非常满意的态度;吞咽功能Ⅱ级表示对护理工作持满意态度;患者的吞咽功能在Ⅲ级及以上,表示对护理工作非常不满[7]。满意度=(各组持非常满意态度的例数+各组持满意态度的例数)/25×100 % 1.5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n(%)]表示计数资料,用c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代表所对比的相关数据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并发症 护理半年后,分析并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情况[例(%)]
2.2相关量表 护理半年后,研究组FOIS与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且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相关评分情况(±s,分)
3.3护理满意情况 护理后对比两组满意度情况,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情况(n,%)
3讨论 脑卒中伴随吞咽功能障碍作为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症,其发病机制为吞咽中枢或运动通路受损[8-9]。脑卒中后患者因其病变部位不同、吞咽中枢受损程度不同,患者所表现出的吞咽功能障碍分级就不同,轻则表现为呛咳、进食困难,重则会出现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如果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患者预后,不仅会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也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0-11]。临床通常对脑卒中伴随吞咽功能障碍进行物理治疗等,比如:针灸、呼吸道改善以及电刺激等,但单一治疗效果不佳,如果辅助相应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康复状况[12-13]。因此,临床多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改善患者预后,但因其护理方案单一,缺乏针对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患者仍然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高。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至关重要。舌压抗阻反馈训练是一种新型训练方式,在临床应用较多,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舌骨上肌群的肌肉力量以提高舌压,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环咽肌开放,不仅可以改善吞咽功能,还能避免发生并发症[14]。游佳等[15]等在研究中指出,开展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中医康复护理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44%,远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4.44%,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较对照组40%低,本研究与游佳等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能提高患者的吞咽能力,其作用机制大概与提高口咽肌肉协调性有关,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吞咽稳定与进食安全,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次研究还显示研究组FOIS与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且研究组满意度96%较对照组68%高。原因在于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较容易,患者对其依从性较高,能在训练中看到明显的吞咽改善效果,这使患者自信心大增且心情舒畅,因此,这间接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改善其睡眠质量。另外,此训练能加强患者的吞咽反射,并重建吞咽功能的反射弧,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加吞咽肌肉的协调运动性能,对持续改进吞咽能力效果较好,故患者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开展舌压抗阻反馈训练与中医康复护理结合干预,不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患者的吞咽功能也得到显著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及服务的满意度也大大提升,临床可视情况进行推广应用。鉴于本次研究时间较短,并且医院的人力、物力资源非常有限,部分研究所得数据可能会存在出入,希望在以后的临床研究中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程立,郭媛,秦倩,等. 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3,26(10):1281-1285. [2]王丽,金尘,张玮. 多学科协作模式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包头医学,2022,46(1):37-39. [3] 成秋华,马飞翔,张文慧,等. Vitalstim吞咽治疗仪及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舌骨运动度及吞咽功能的影响[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3,46(7):881-886. [4] 郑丽云,张葳,张艳.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促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舌肌力量及吞咽功能康复的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10):1829-1833. [5] 魏静然,杜文军,芦慧雅,等.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促进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康复的效果评价[J]. 河北医药,2022,44(22):3393-3396. [6] 张亮,刘学春,胡小山,等. 吞咽治疗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摄食能力、吞咽功能的影响[J]. 海军医学杂志,2024,45(8):817-822. [7] 熊维,秦晓璐,杜文军,等.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促进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J]. 河北医药,2023,45(20):3128-3131. [8] 高卫卫.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效果[J]. 中国保健食品,2022,22(11):61-63. [9] 苏淑芳.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 特别健康,2023,19(5):210-211. [10] 王巧巧. 中医康复护理中结合心理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22,22(11):1983-1986. [11] 孙艳. 中医康复护理联合吞咽训练及摄食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12):22-25. [12] 马艳.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评价[J]. 医学论坛,2023,5(18):104-106. [13] 陈实秋. 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长寿,2023,44(12):3877-3878. [14] 张圆圆. 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分析[J]. 中华养生保健,2022,40(18):94-97. [15] 游佳,张文娟,刘晶晶,等.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养生保健,2024,42(9):147-150. 张楠(1999.05.11 )女 汉族 黑龙江密山人 本科 护士 研究方向为康复护理 课题:苏州市医学重点扶持学科,项目编号:SZFCXK202109 |